浙江第二批“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下半年启动
院士“带徒授艺”式培养将形成制度
本报讯 与院士结对,会为青年英才的成长带来哪些收获?5月30日,浙江省科协召开“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专题座谈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与近30位来自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结对教师代表及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高校师生代表进行对话和交流。
去年9月,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下发通知,实施“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邀请两院院士通过“带徒授艺”的方式,为浙江省高校培养青年人才。“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共选拔100位青年教师,分两批完成。第一批入选名单已公布,曲久辉等52位(次)两院院士与浙江省52位重点建设高校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实行“带徒授艺”式培养,培养期为5年。52位入选的青年教师来自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经济等产业领域,这些领域不仅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自身的优势领域,也符合浙江省新兴重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郑金平表示,通过十年的努力,省科协目前已经建立了86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截至去年柔性引进了457位院士,为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希望通过院士的指导,以“带徒授艺”的形式让浙江省高校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能够突破发展的瓶颈和阻力继续往前冲,同时提高全省教师队伍的水平。接下来,省科协和省教育厅将加快完善机制,形成制度,将双方搭建的这一平台作出成效。
据悉,入选“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的青年教师均为博士学历,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最年轻的仅30岁。而在结对院士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6位,占比69%,中国科学院院士16位。省内院士7位,占比13%,省外院士45位。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省教育厅将与省科协一起进一步统筹协调,有效指导各个高校把第一批结对培养的工作落细落实。今年下半年,还将启动第二批结对培养对象的选拔工作。
本报记者 姚俊英 郑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