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报告会举办
近日,由北京浦来德资产主办的中美经贸关系报告会在杭州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研究员刘培林出席并作主旨发言。
刘培林认为,中美经贸关系自去年以来出现波折,主要是美方为了缩小对中国的贸易赤字。美国不仅对中国存在贸易赤字,而且对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都存在贸易赤字。美国的贸易赤字本质是美国的储蓄赤字,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赤字自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就迅速扩大。全球化深化过程中,各国为了开展国际贸易,就需要获得在国际上认可度高的支付和结算币种。美元凭借美国的独特地位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间支付和结算币种。其他国家为了获得美元,必须不断向美国扩大出口,形成对美国的贸易盈余,才能获得美元。一定程度上讲,全球贸易投资活动要获得美元这种流动性,则美国必须保持贸易赤字。这就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长期保持储蓄赤字和贸易赤字的根本原因。在国际货币体系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美国的贸易逆差很可能会长期存在。即便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平衡了,美国也仍然会保持贸易逆差,只不过逆差的主要对象会变为别的国家。
中国作为紧追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作为对美国贸易盈余最大的国家,最容易触动美国那根敏感的神经,于是成了美国对外贸易磨擦的重要对象。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摩擦,除了缩小其贸易逆差的考虑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考虑。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出现了缓和迹象,但很难指望美国解除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限制。从长期来看,中美经济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壮大中国的人才队伍,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刘培林表示,2008年由美国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包括俄罗斯、印度等在内的大量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增加仅仅依靠美元和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并不牢靠,于是持续购买黄金作为官方储备。因此他建议,应该重视黄金的长期投资价值。
刘培林发言之后,浦来德资产董事长庞剑锋作了补充发言。他认为,必须注意美国经济在未来一年陷入衰退的可能,原因是美国又一次出现了长期国债收益率低于短期收益率的反常现象,表明人们对长期经济增长缺乏信心,对长期通胀率预期很低。过去六十多年,凡是出现这种现象,美国经济无一例外地发生经济衰退,要重视利用其他途径避免衰退影响。王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