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活”起来
“艺术收藏网”App让文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 |
![]() |
![]() |
![]() |
![]() |
![]() |
![]() |
![]() |
一张如玉的澄心堂纸、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副精致的白金手镯,从古代的文房四宝到如今的金银玉石,文玩种类不断增多,文玩市场也正在不断扩大。然而,如何让文玩艺术真正地走出小圈,走进大众生活呢?
浙江中臻盛典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凌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苏建军深耕艺术品收藏行业十几年,他凭借着自己对行业的见解及积累的经验,打破了传统文化产业在时间、地域上的局限,创新了文化艺术品市场的交易规则,推动文玩产业向线上交易模式的转型。在“艺术收藏网”App上,你能轻松淘到紫砂陶瓷、玉翠珠宝、书画篆刻、纪念钱币以及茶道、香道、插花等传统文化文玩好货。
打造“文化艺术品+互联网”平台
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一片繁荣景象,人们在已经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同时,追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也成为了时尚,一家小店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我一开始也只是经营一家位于吴山广场的文玩小店。”在杭州文玩界,大家都知道在吴山广场有一块知名的“淘文玩”的地方,但渐渐地苏建军也发现了一些圈内的问题所在:“收藏的难点在于文玩艺术品没有一个衡量价值的标准,而且很多藏家会有交易场所少、出手难、变现难、鉴定难等问题。”
随着互联网发展,苏建军想到了传统的艺术品收藏模式可以与互联网相结合,这样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局限。他还想到了很多玩转文化产业的新模式,利用分享、共享艺术的新经济模式,解决藏家的难题。苏建军告诉记者:“我的初衷很简单,我想让更多人认知艺术品,艺术品的价值是值得人人去传承的,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让艺术品真正‘活起来’!”
“艺术品拍卖会、收藏品典当、古玩鉴赏,相信对于广大的艺术家和艺术品收藏爱好者都不陌生。但是如何整合这些线下的资源,做一个‘互联网+文化艺术品’的综合平台,让艺术品买卖更加便捷,解决收藏爱好者碰到的各种痛点?”苏建军说。
苏建军利用他十几年在线下积累的丰富资源,深知行业的痛点;以线下体验、品鉴为基础,线上营销推广、数据分析、在线支付为工具,为卖家和买家搭建一个便捷、透明、安全的“艺术收藏网”App平台。
玩转艺术品,“一元鉴宝”最受欢迎
“手上有件古玩如何典当变现?”“热爱收藏玉器,却不知道哪里有最佳上品?”“玉器、贵金属不知道如何赏鉴?”这些让广大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平日里烦恼的问题都可以在“艺术收藏网”App上解决。
通过“艺术收藏网”App,不仅传统的商家可以入驻移动商城开店,专业人士也可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为收藏爱好者收费答疑解惑。“一元鉴宝”这个专区是现在平台最热门的栏目,据介绍,用户上传清晰的艺术品照片,支付一元钱就可以请到行业内最专业的专家鉴定出它的所属年代以及参考价值。
在鉴宝专区,可以看到很多用户上传的艺术品。“一件家里的老东西——花梅瓶竟然鉴定出来是康熙年间的,价值九万多元。”苏建军解释道,很多艺术品是家里传承下来的,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了解它真正的价值和出处,通过这个栏目不仅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到艺术品真正的背景以及收藏价值,还增加了趣味性,让年轻群体也逐渐喜欢上文玩艺术。
苏建军透露道,为了增加好玩性和趣味性,今年还将正式上线“艺术品租赁”和“我要拍”这两大特色创新版块。
艺术品可通过平台展示下单租赁的方式出现在收藏爱好者家中、公司、酒店、会所、经营场所等,不仅可以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环境品位,还不受时间、空间约束,降低展示观赏成本。“比如一副张德茂的字画价值非常昂贵,可能用户一时购买有压力,那么就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把这幅画挂在自己家中好好欣赏,如果确实喜欢也可以购买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消费方式,相信这种共享租赁艺术品的方式会很受欢迎。”苏建军解释道,“我们的宗旨是让艺术品租赁像租花卉盆景一样轻而易举,继而使室内蓬荜生辉。”
此外,平台上涵盖玉器、字画、钱币、纪念章、文玩、瓷器、油画、国画、琥珀、紫砂壶、沉香等上百种艺术品类型,拥有各种有趣的拍卖玩法及视频直播解说,还能够保证产品交易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一般的线上拍卖, “我要拍”拍卖环节是真正地“重在人人参与”,只要用户参与了竞拍,就算没有竞拍成功也没关系,反而会有金额奖励你此次的参与。
在未来,苏建军还会针对如今艺术品行业变现难、融资难的问题,搭建“艺术金融”平台,把传统的当铺搬到线上,也就是对艺术品进行评估、专家鉴定参考价值,再通过典当让艺术品变现,让艺术品活起来。
“我的目标是让有价值的艺术传承到顾客的手中,让文化沉淀下来才是真正的艺术。中国上下五千年,我们要将这种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要让艺术品实现它真正的价值,发展文化产业,让艺术品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中。”苏建军说道。
本报记者 徐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