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三类人群最容易被“套路”

浙江打掉“套路贷”犯罪团伙343个

  本报讯 “套路贷”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违法犯罪行为,犯罪手段多样,犯罪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4月19日,浙江省扫黑除恶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打击“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最新情况,并提出依法严厉打击“套路贷”,力争年底前基本解决“套路贷”违法犯罪高发问题。

  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扫黑办主任朱晨介绍,2017年以来,浙江省非法放贷相关案事件较为突出,由“经济纠纷”引发的各类警情明显增多,特别是“校园贷”案件多发频发。浙江各级政法机关主动出击、打早打小,探索形成“重点摸排、深度研判、统一经营、集中收网、整体打击”的侦查打击新模式,对“套路贷”违法犯罪进行全方位打击。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打掉“套路贷”涉黑涉恶犯罪团伙343个,抓获团伙成员3347人,破获各类案件4888起,查封、冻结、扣押非法资金4.27亿元,起诉361件1723人,一审二审共审结150件908人。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黄生林提到,最容易被“套路”的人群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套路贷”辨识能力弱的学生;二是“病急乱投医”,有急切资金需求的人群;三是“走投无路”,在银行有不良信用记录,在正常渠道借不到钱的人群。

  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辨识能力弱,易受“套路贷”侵害的实际,为全方位加强金融安全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省教育厅联合银监部门编印33万册《送金融知识进校园》安全读本,赠送给各大高校学生。通过公布“套路贷”典型案例、兑现有奖举报奖金、公开缉捕逃犯等措施,鼓励群众检举揭发“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

  朱晨表示,下一步省扫黑办将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把依法打击“套路贷”违法犯罪作为扫黑除恶攻坚年活动的重中之重,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强力推进,不断形成依法打击的强大攻势,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基本解决“套路贷”违法犯罪高发问题,为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张巧琴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浙江打掉“套路贷”犯罪团伙343个 2019-04-23 2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