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试验区昨迎来挂牌两周年
不产油的舟山成重要油气产业集聚区
本报讯 昨天是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周年。记者从自贸区管委会了解到,两年来,自贸区初步探索形成83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34项。在这些制度助推下,舟山已成为我国重要油气产业集聚区,并跻身全球十大船用保税燃料油供应港之列。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浙江自贸区在挂牌之初,就将“推进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作为建设重点。两年来,浙江自贸区积极推进“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围绕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的鲜明特色,在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原油非国营贸易、外资准入、LNG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项项令人振奋的突破,使浙江自贸区已经在全国自贸试验区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浙江特色”。当前,浙江正以浙江自贸区为核心区块,着力打造以LNG进口、储备、分拨、运输、加注、贸易、交易、服务为重点的全国LNG登陆中心,以推动LNG全产业链建设,逐步确立在全球LNG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力争到2020年形成180亿立方米的接收能力。
“你们看,这两座16万方储罐,是已正式运营的一期项目,年处理LNG 300万吨。”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思远指向不远处热火朝天的工地告诉记者,新奥舟山LNG项目是我国首个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大型LNG接收站基地,可保证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未来这里将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及加注基地项目,“项目二期和外输管道工程目前正加快推进,计划新增接卸能力200万吨,远期将提升至1000万吨。”
短短两年时间,不产一滴油的舟山已成为国内重要油气产业集聚区。2018年舟山油品贸易额达到2213.9亿元,外贸进出口突破1100亿元,油品等大宗商品占65%,以保税船用燃料油为主的成品油成为舟山市外贸第一出口品类,拉动进出口增长45%,增幅列全省第一。去年船用保税燃料油供应量达35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结算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首次跻身全球十大船用保税燃料油供应港之列。
浙江自贸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浙江自贸区完成三年建设任务的决胜之年,将继续推动自贸区高质量发展,争取2019年累计探索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00项;全年实现油品贸易量4500万吨以上,油品贸易额2600亿元以上;船用保税燃料油供应突破400万吨;确保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额700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
林上军 姚弘 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