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辉: 80后海归博士 为城市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80后的海归胡辉本可以成为一名地质科学家,却怀揣赤子之心回国,选择在杭州开启艰辛的创业征程。他说:“在杭州创业这五年,遍尝苦辣酸甜,但却是离光明越来越近、是内心越来越丰盈的五年。”
怀揣赤子之心回国创业
初见胡辉,颇具规模的络腮胡是他的形象标志,谈吐之间彰显他的学识,言语严谨而富有逻辑。1983年生于杭州的胡辉,从小就聪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别人眼中名副其实的“学霸”,可他却有着不同于一般学霸的心态,他好动爱玩、喜欢尝试新鲜事务,这也是他为什么走上一条留学-海归-创业之路的原因。
胡辉从中国地质大学硕士毕业后,远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攻读环境岩土工程博士。亚琛工业大学是德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类大学,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这所大学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内,鲁尔工业区曾被称为“德国的工业心脏”。正因为此,在鲁尔的黄金之地——亚琛工大生活学习了八年的胡辉,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因此将回国创业公司命名为“鲁尔物联”。
成立鲁尔物联的初衷,源于2012年夏天,胡辉的同事宋杰家乡四川发生了一起较大的地质灾害。“在中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可达数十亿元,而在防灾减灾监测预警方面的投入和科技水平,大大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需要改变,我们想要回国促成这样的改变。”胡辉说道。
当初,胡辉在德国地质学界已颇有名声,作为项目研究小组主要成员获得了德国“国家科技创新奖”。但他还是放弃了当时的高级研究员职位,怀揣赤子之心回国创业,更幸运的是,胡辉的导师、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国际顶级科学家——阿昌姆教授被胡辉的澎湃热情所打动,赞同胡辉回国创业想法并表示将给与大力支持。2013年,胡辉携多名海归博士创建了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安全物联网领域传感器、监测云系统和人工智能预警辅助决策模块的设计研发、提供系统建设及第三方专业运维服务,目标成为安全物联网最佳解决方案与系统服务供应商。
不负期望大步迈进
“杭州是梦开始的地方,余杭又是杭州创业环境优良之地。海创园一系列配套人才政策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我们的项目——安全物联网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拿到了政府6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胡辉说。然而,创业没有想象中那么美。
“创业伊始,公司办公场地只有300多平方米,所有的钱全花在了监测设备研发和软件平台开发上。”胡辉回忆道,从开始市场开拓到拿到杭新景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安全监测预警项目,“那时公司账面已是负数,真有种绝处逢生的感觉。”在公司运转遇到资金困境的时候,胡辉破釜成舟,和家人商量,将父母的房子作抵押,缓解公司资金困难。家人的坚持让胡辉的创业步伐更加坚定。
面对投资人的抉择,胡辉遵从内心:“我们的行事方针就是坚持自己的脚步和方向,结合志同道合的资本共同发展。”2016年底,鲁尔物联与杭州品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投资协议,首轮融资公司估值四千万元。鲁尔物联也不负投资方的期望,在2017年,鲁尔物联已成为浙江省行业翘楚,智能监测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安全预测预警技术等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硬科技为城市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城市化发展迅速,各种自然和社会的风险及矛盾交织并存,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式更加严峻,自然灾害处于多发频发期。而鲁尔物联领先的安全硬科技旨在为城市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传感器+SaaS/PaaS双平台可在6/12/24小时内精准预测地质灾害以及大型基础设施结构变形,提前诊断监测对象的安全稳定性,预测准确度达到90%以上。”胡辉说道,如今鲁尔物联的物联网技术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建立适用于各类监测体的预警模型,比如风力发电机的安全监测、大坝的安全监测、桥梁隧道的结构安全监测、地质灾害的安全监测、危旧房的安全监测等,为各个职能部门提供精准的预测预警服务及运营管养服务,这些都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如今,鲁尔物联已在行业内形成独具技术优势的龙头效应,在短短5年的时间,已与多家央企、国企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实施和运维浙江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在内的多个省级项目,在市场中占据主动位置、在安全物联网领域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
2018年,华睿投资和财通资本完成鲁尔物联A轮数千万元投资,助力安全物联网领域创新发展。华睿投资董事长宗佩民非常看好鲁尔物联的发展前景,相信通过资本的力量,鲁尔物联会成为安全物联网领域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2019年,鲁尔物联将秉承“感知地球,智慧世界”的使命,始终坚持“动机至善 行动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实现“共同构建人类安全物联文明/让安全如影随形”的企业愿景。胡辉坚定地表示,在未来五年中,鲁尔物联会全面启动全国化战略,与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将安全物联网应用于更广区域、更多领域,致力于成为安全物联网最佳解决方案与系统服务供应商,向客户提供终身服务的价值导向,为政府的安全工作贡献鲁尔力量,为百姓的安全生活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徐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