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入选首批高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构建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模式
本报讯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公布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名单,清华大学等47所高校成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两所浙江高校成功入选。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研究院副院长董华青介绍,目前浙工大正着力构建“五个一”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即一个模式、一套制度、一批载体、一支队伍、一项机制。学校鼓励教师从生产问题中去提炼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从技术问题背后凝练科学问题,围绕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与企业联合攻关,协同解决技术难题。在这种自下而上的“反向创新”氛围影响下,学校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全链条一体化的成果转移转化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80%直接奖励成果完成团队,学校从政策层面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在科研项目认定方面,重大横向项目可以对应相当级别的纵向项目,并给予相应配套奖励。而在横向经费管理上,学校在规定范围内进一步放宽劳务费比例。”董华青向记者介绍,学校还分别设置了社会服务与推广型岗位(教授、副教授),来打通职称晋升通道。鼓励教师以团队名义到地方研究院注册科技型公司,进行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他表示,学校在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层面上推行的新举措不断激发起教师们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学校成立了牵头负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构——工业研究院,在搭建大批多种类型的社会服务载体的同时,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组建专业化技术服务和推广队伍。”董华青向记者介绍,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团队,学校产出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并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转化率。而科技经纪人队伍则可以把技术成果推广出去,把共性问题带回来。
“创建对接国家或区域重大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是浙工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亮点之处。”董华青向记者介绍,高从堦院士团队面向浙江省“五水共治”战略,围绕“膜材料和膜分离技术开发”“污水与废水处理及资源化”进行集中攻关,合作研发国内第一款PTFE高能膜蒸馏器,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填补了国内膜蒸馏组件生产空白。而李小年教授团队研发的“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化合成关键技术”,已经在浙江、江苏等地区的龙头企业实现了工业推广应用,近三年,新增销售约20亿元、新增利税约5亿元,为推动我国精细化工行业高效、绿色、安全可持续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学校已与省内外60多个市、县(区)建立了全面合作或科技合作关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0多个,建立了22个地方研究院、44个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180个,服务企事业单位6000多家次。本报记者 付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