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艺术金融

樵夫:以坦荡情怀回归自然生活

  樵夫,未具其姓与名。常以“笔名”示人的他,有种大隐隐于市的神秘感。他出身习书世家,其外祖父为晚清著名书法家吴淦。他幼年与家人寄居杭州水福庵中,长辈们每日笔耕不缀,自幼薰陶,耳濡目染,使樵夫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法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后尽管人生辗转,历经变迁,对于习字,他却从未中断,并渐渐形成了与其本性相契的独特风格。

  城市越发展,生活里原本的美好越被珍惜。当繁华与忙碌成为生活的旋律,自身的喜好之事就越让人心生欢喜。樵夫在书法追求上,回归了自然,耐住了寂寞,寻回了生活的本真。

  金艺社(简称J)与樵夫(简称Q)就这一话题进行了对话

  J:很多艺术家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都会将自己的名字大力推广,而您却甘愿隐姓埋名,将“樵夫”作为笔名展示于众,有何含义?

  Q:“樵夫”寓意着回归自然,人最终要回归到自然和本性当中去。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应回归到中华文化的历史轨迹。“与古为徒”嘛,站在历史的臂膀上,努力创新,只是不希望观者带有特定的感情色彩看待我的作品,个人感觉“以字识人”的面貌呈现较妥。

  J:您是如何找到自己书法创作的方向的?

  Q:早期习字是打基础,会临一些帖,取自于碑简上的文字,在练习的过程中慢慢地找到适合自己书写的字体。在创作上我将“汉碑”的沉雄苍浑与“简牍”的清灵自然相融合,于古拙中求新意。

  J:有些人为了显示能力出众,一笔从头写到尾,您如何看一笔到位写完的书法?

  Q:这只是在追求形式,而不是实质。“连”和“断”要根据书写的内容和情感来决定。一串字,或者一首七律,所有的线条都不断就缺少阴阳顿挫,把所有的字连在一起写到底好不好,这不是书法的衡量标准。流畅度的功夫练到家了并不代表书法到家,这不能从单一的方面看,若强调了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就不是完整的作品。

  J:古人讲,书法有摄心的作用,您在创作时有何体会?

  Q:书法当然要追求美感,给人们以愉悦,予心灵以抚慰。书法之美,蕴含在作品的法度与布局,体现于章法、笔法、墨法、心法等。你不入心,怎能摄观者之心?不管是学书、学画还是学什么东西,任何行业,都要做到心静。其次要热爱,只有喜欢才能坚持。第三要专研,心无旁骛,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若你觉得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可以探索时,你才会静下心来,不然待在很安静的环境里也会使你心烦意乱。

  J:如今会书法的人也很多,可是为什么现在的社会很难出大家,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Q:书法一定是要经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才能流传下来,人一旦浮躁就会导致追求的初衷发生改变。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书法家,但是真正流传下来的也没几个,这就告诉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努力专研,默默耕耘,静下心来虚心学习历史上的好东西,作品到底好不好,自有评说。

  J:那么您在创作阶段有遇到过什么瓶颈期吗,是如何解决的?

  Q:肯定有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作品就写不好,状态好时写的字都在对我笑。书者往往练到一定时候,会觉得很难突破,跨不过那个“坎”,但坚持用心去悟,突然会豁然开朗,就像佛教所云:从“渐悟”到“顿悟”。不管做什么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潜心探索,慢慢地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J:如果我们一直临摹古人的作品就很难发现自身的特色,您是如何看待传统和创新的问题?

  Q:习帖必不可缺。帖是习者路上的灯塔,而不是最终的彼岸。在书法的学习上,对传统一定要全面了解,临帖是为了能更好地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书法是有繁殖力和创造性的,古人的东西要学,帖也要临,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在里面,比如弘一法师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他写的,在古人书法已经“玩尽“的状态下,弘一法师还能创造出弘一体,从符号学的角度,它的辨识度极高,那么就有他的韵味在里面,综合了他的文化底蕴和经历,看多了也就能从作品里看出作者的性格和经历,若年纪很轻、经历很少,无论如何都写不出那种沧桑感,这都需要社会阅历,所谓的“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J:现在很多人推崇国学,您怎么看待国学热这一问题?对于很多小孩子来说什么才是国学,什么才值得他们去学?

  Q:国学是中国的优秀传统,但是国学里面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谓国学热,我跟别人的看法有所不同,为什么要热一下呢?热了就去学,不热就不去学吗?这就是现在社会的浮躁现象导致的,国学早在我们小学的课本上就有体现,比如《三字经》,我认为国学并不是靠热而推崇的,这是个潜移默化的东西。

  钟慧


科技金融时报 艺术金融 00005 樵夫:以坦荡情怀回归自然生活 2019-02-22 2 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