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睡眠时间、良好的体育锻炼、科学合理的食物营养
让孩子赢在身高这条起跑线上
“今年长高多少了?”过年回家,孩子们总会被难得一见的亲戚们这样问道。
春节前后一直在生长发育门诊坐诊的余绍淼发现,趁着寒假带着孩子看病的家长们越来越多,他每天专家门诊要看60个孩子,而在平时只有30多个孩子,可家长们有一个通病,总是把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视程度放在学习、培训之后,“造成这样的后果,真让人痛心。”作为生长发育专家、原浙江省体育医院骨龄研究中心主任的余绍淼说,“家长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可赢了学习,输了身高,结果也令人惋惜。”
13岁的男孩辉辉身高1.62米,同龄男孩的标准身高是1.60米,从这个指标上看,好像没什么问题,可他的身材胖胖的,圆滚滚的脸蛋,戴着一副宽大的眼镜,怎么看怎么不协调,体重60公斤的辉辉,是个十足的小胖子。
“余医生,我儿子有一年多没怎么长高了,能不能帮我看看啊。”辉辉的妈妈拿着辉辉的骨龄片有些焦急地问。
“骨龄已经是15岁半了,超前两年半,也就是辉辉比应有的长高时间整整少了两年半。”
“你已经遗精了吧?”余绍淼问辉辉,之前还和他对答如流的辉辉一下子脸红了起来。
“很可惜,他终生最多只有1.65米的身高了。”余绍淼刚说完,辉辉的妈妈眼泪就止不住流出来了。余绍淼从辉辉父母的遗传身高上预测,辉辉其实可以拥有1.73米左右的身高,而现在的结果,问题就出在辉辉的教育抚养上。
辉辉的父母是名副其实的虎爸虎妈,他们深怕辉辉输在起跑线上。从辉辉进入小学开始,他的每个周末都被各种辅导班安排得满满当当。生活上则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他们看着孙子小小年纪每天都要写作业到晚上九十时,就总给他准备大鱼大肉和补品,海参、炖小鸡等“秘方”隔三差五送到辉辉家。
全家精心付出了几年,可得到的却是现在的结果——因为肥胖引起性早熟,骨骺提前基本闭合,辉辉错失了未来两年半的长高机会。
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赢在身高这条起跑线上?
“孩子的生长发育时间仅有14至16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一生五分之一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到以后五分之四的一生。”余绍淼提醒道,“一旦流失就绝对没有丝毫弥补的空间。”
孩子的生长过程中有两个身高快速增长期——婴儿期和青春期。
1至3岁能长46厘米左右,青春期三年能长25至28厘米。在这短短的六年里就能长上74厘米,这两个时期是决定成年后身高的关键时期。
在余绍淼看来,青春期比婴儿期更为重要,“因为当婴儿期长个受到影响时,只要及时纠正影响身高增高的各种因素,最终还有充足追赶生长的时间,甚至还可能赶超同龄的孩子。”而青春期,骨骼逐渐接近闭合,错过了黄金的突增期,会悔恨一生。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睡眠时间长期不足和不参加体育户外运动会严重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也会影响骨骺使其得不到良性刺激。长期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运动更会造成孩子肥胖,从而引发性早熟、代谢性疾病和神经调节系统的紊乱,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我们应该从国外的育儿经验中得到领悟。”余绍淼说,国外从婴儿至学龄儿童根本不存在早期学前教育,几乎都在充足、丰富、科学的营养中让孩子自然规律健康地快速成长,自进入小学到初中,孩子的学习时间基本控制在五至六个小时内,其他时间都花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活动上,自由自在地健康成长。
“在这十四五年的时间内,孩子之所以快速长高,都是因为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良好的体育运动锻炼、科学合理的食物营养和良好的习惯。没有任何后天不良环境因素影响身高。进入高中后学业加重,但这个时候,孩子整个生长发育已基本结束。高大健康的体魄可以承受较大的学业压力,这个时候,也是大脑思维成熟最快的时期。”余绍淼分析说。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