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产经】

快递智能终端竞速难掩发展阵痛

普及和规范将不可或缺

  无人车、无人机、快递塔、智能柜、快递超市……随着物流末端越来越多元化和智能化,物流配送速度和效率也大大提高。不过,在快递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之下,诸如上门服务质量“缩水”、盈利模式不明朗等诸多行业阵痛也逐渐显现。

  从市场竞争态势看,目前进入智能快递柜市场的至少有三类企业,第一类是快递公司建的智能柜,中邮速递易和丰巢为代表的快递系企业逐渐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第二类是电商企业自建的智能柜,主要代表为京东、苏宁易购的自提柜业务;第三类是第三方快递柜运营管理公司,主要发力细分市场和局部市场。

  智能快递柜、智能信报箱等物流末端提供的24小时自助服务解决了不少快递痛点。艾瑞咨询报告指出,快递行业引入数字智能服务终端后,快递员可以根据快件数量、配送地点等信息计算平均配送时间、取件时间、有效在途时间等因素,减少时间成本,还能提高配送效率,增加管辖地域范围。另外,快递员配送效率的提升、揽件数量的增加无疑也可增加快递员的收入水平。

  不过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快递服务“缩水”的现象,被广受诟病。“快递不经通知被签收”“明明家里有人却非得去快递柜取货”“有时忘了取快递包裹就被‘冷冻’了”“方便了快递员却麻烦了客户”。此外,除了期待快递到家无法满足,商品丢失或者破损更是无处追责。

  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在一些快递驿站,“外包装完好内部破损是卖家的责任”“外包装破损是运输责任”。

  业内人士表示,巨大的包裹数量面前,快递末端配送压力巨大,不得不以牺牲部分服务体验而赢得效率。目前快递行业竞争激烈,单票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企业还要严格把控成本,预计短期内这种局面较难得到改善。

  此外,包括智能快递柜在内的末端如何盈利,仍是快递柜企业现阶段最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券商研报,目前国内一个智能快递柜造价约为1.8万~6万元,还有快递柜的安装成本、线路改造和后期维护等费用,加之场地租金水涨船高,累加的成本已是快递柜企业难堪之重。

  早前,更好规范末端行业、维护快递市场秩序也被列入重要议程。2018年2月,国办一号文《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确定末端配送两种模式其中之一就是智能快件箱,定义为公共基础设施;5月份开始国家邮政局发起全网末驿站网点的备案要求;11月26日,交通运输部起草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二十条中强调,“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在使用智能快件箱时,应该征得收件人同意”。

  相关人士认为,未来要进一步推进社区规划,尽量明确公共服务的排他原则,尤其智能快递柜多是设置在人口稠密的社区,城市管理部门应采用备案制的方式避免市场混乱和恶性竞争现象出现。此外,还要确立行业规范,智能快递柜行业从业者需要逐步探索出代管、租赁、维护、分成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分享机制,维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班娟娟


科技金融时报 【产经】 00003 普及和规范将不可或缺 2019-02-19 2 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