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牵线搭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临海科技局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

  本报讯 临海市科技局近日以“主动介入、提前服务”精神为指导,走访调研科技型企业10余家,与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企业各方面发展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政策措施落实,把服务送进企业,把温暖送进企业。

  浙江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海洋生物科技产业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20%,目前公司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利润1000多万元。在临海市科技局的帮助下,公司拥有8项技术专利和独立的知识产权体系。

  座谈中,公司董事长张兵权表示,公司目前在技术研发中遇到了技术难题:天然提取的藻蓝蛋白有效使用活性的PH值在5~7范围,温度小于50℃,避光保存,不能满足酸性食品饮料的使用,不能满足一般食品的巴斯灭菌温度,不能在含酒精的啤酒等酒类中使用,不能满足透明包装食品的货架期,不能满足硬糖等高温加工食品的使用条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个产品的使用范围,成为发展的技术瓶颈。张兵权希望临海市科技局能帮助联系相关专家,通过分子生物学、纳米微胶囊化、分子包埋、酶法改性、制剂复配等各种生物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产品稳定性,拓宽应用渠道,实现可控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2018年,临海市科技局与通化县科技局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促成浙江东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通化宏信研磨材有限责任公司就“碳化硅供需合作”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已进行大批量生产。近日临海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再次带队调研该项目进展情况。浙江东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浦表示,非常感谢临海市科技局的帮助,双方经过多次研究、试验、调试,项目开展得非常顺利,切实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郑浦表示,当前企业引进高级科研及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困难,缺乏无机材料专业知识人员。他希望临海市科技局能为企业牵线搭桥,有针对性地与高校院所沟通联系,解决专业人才引进的难题。

  在走访和座谈中,临海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了该市科技局的基本情况和职能,宣传解读了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现场解答了企业负责人提出的问题,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表示将带回去联系相关部门协同解决。企业负责人表示,非常感谢临海市科技局提供的“妈妈式”服务,希望和市科技局共同发展,助力临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施洋洋 通讯员 赵江涛 王汪洋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临海科技局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 2019-02-12 2 2019年02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