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有个“友爱之家”
康复患者化身“送福人”
“给大家来送福啦!”1月25日上午,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病房里热闹非凡,欢声笑语,春意浓浓。原来,这里正在举办新春送“福”到病房活动。一张张寓意美好祝愿的手写书法“福”字,被病人欢天喜地地拿在手里。书法送福传递诚挚祝福的同时,也为医院增添了艺术的喜庆年味儿。
“去年医院里搞文艺节目,我们就在旁边写春联和福字,赠送给病友。”乳腺外科104病区的长桌上堆叠着层层红纸,71岁的老钱系着大红围巾现场泼墨挥毫,并不时向围观者介绍篆、隶、行、草、楷等多种“福”字的不同写法,妻子陈女士则在一旁乐呵呵地为他添纸加墨。
夫妻俩与浙江省肿瘤医院结下“情缘”是这样的:2012年,时年52岁的陈女士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被确诊为中晚期乳腺癌,医生建议她马上住院。“8月底动了手术,10月3日开始化疗的。”陈女士回忆说,自己很幸运,术后反反复复做了8次化疗,开始比较痛苦,但在医护人员与家人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下,经过长达一年的治疗,终于战胜了病魔,身体恢复健康。
“当时觉得专病就要去专业的医院治疗,就来到浙江省肿瘤医院。这里医生挺好的,我爱人后来恢复也很好。医院像家一样温暖,我很感激他们。”老钱说,自己虽然年龄大了,但目前仍是大学里的一名书法老师,从事书法普及教育。临近春节,为病人送春联和“福”字既是希望他们早日康复,也能借此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病愈两年后,陈女士就加入了该院乳腺外科“友爱之家”俱乐部,成为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与康复病友们组团互动,用自身经历来开导新病人,重新焕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夫妇俩均表示,自己身体还健康,以后只要有需要,就会将艺术送“福”活动一直延续下去。医院和病人其实是一家人,应该多一些交流互动来改善医患关系,建立和谐喜庆的氛围。
“医院给他以健康,他还医院以祝福,医患之间这样良好的互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真伟也来到现场和老钱一起挥毫写福,并带领医护人员将新年祝福送到不同楼层的每一个病房。他说,今年是老钱夫妇第二次到医院开展志愿送福活动,这一活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病人送去新春祝福的喜庆气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患者们早日康复的信心。
据了解,乳腺外科是浙江省肿瘤医院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2012年,该科创立了“友爱之家”俱乐部,之后相继成立了医患交流的QQ群、合唱团、志愿者团队等,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优质的延伸服务。目前,乳腺外科两个病区已聚集除医护人员外的志愿者74人,均为乳腺癌康复患者,团队会定期组织康复病友进行探视慰问、分享经验,举办乳腺癌知识讲座、医患交流会等活动。
本报记者 甘玲 实习生 陈杏
通讯员 周菁楠 方群英 周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