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可尝试不设投资者门槛
□ 张钢钧
如无意外,科创板将很快推出。对于科创板投资者的门槛,笔者认为,不必设置资金门槛,所有股民均可参与。但基于科创板的风险收益特征,要规定投资者购买科创板的资金总额,不超过其股票账户市值加现金余额的20%或30%。如此,既可以解决股民投资风险过高的问题,又避免了因人为划定投资者门槛而导致交易不活跃。
科创板主要以新兴行业的高科技公司为主,有的还没有盈利甚至没有收入,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波动性大、不确定性强等特点。但另一方面,科创板代表着国家乃至全球科技和产业走向,未来一定会涌现出类似阿里、腾讯这样级别的企业。人为划定投资者门槛,事实上是把低净值人群排除在外,科创板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投资特权,这明显违反公平原则,也剥夺了低净值人群分享国家高科技行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时,这也为形形色色的造假开户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表明,净值5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人群,其对高科技行业的理解,或者其投资水准,就一定高于低净值人群。反过来,高净值人群如果把所有资金全部投入科创板,面临的风险也很大。因此,不设投资者资金门槛,但统一规定投资者购买科创板股票的资金比例以20%~30%为宜,这样既给了所有人公平参与的机会,又在客观上控制了所有人的投资风险。这在交易系统的技术设置上也可以实现。
新三板之所以交易萎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设定了500万元金融资产的过高投资门槛,导致其丧失了群众基础。据统计,全国近1亿股民中,股票账户金融资产超过500万元的仅有20万户左右,开通了新三板账户的仅1万余户,而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已经有10000余家,相当于每个自然人股东对应一家新三板公司,如此的制度基础,交易焉能活跃?科创板不应重蹈新三板的覆辙。
(作者系杭州阿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董事会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