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三农】

家门口乐享文化盛宴,累计覆盖上百万人次

乐清农村文化礼堂做足“+”文章

  提质扩面、常态长效。近日,乐清市下拨2018年前管理运行的151家农村文化礼堂专项奖励补助资金302万元,按平均每家2万元的标准发放。而在2018年新建的160家文化礼堂则每家奖励补助10万元,并对考核验收评定为精品、优秀级别的再给予15.5万元的奖励补助。新建、运行均有经费保障,农村文化礼堂则在“+”字上下功夫、做文章,使村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把活动场所提升为“精神家园”。

  文化礼堂“+”乡村故事,建好历史“特色馆”。北沙角文化礼堂以“窑”文化为主题,打造“窑文化馆”,将嵌入性与本土性相结合、公共文化空间与生活空间相结合,挖掘出北沙角村百年前盛行的“窑故事”,并与村中的旧砖窑相结合,收集村民家中的制砖、制瓦、制陶瓷等工具,“窑文化馆”在村民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上叶文化礼堂的“打石馆”,通过陈列不同年代用过的各式各样的传统农耕器具和农村特有的历史,让老年人回味浓浓的乡愁、让中年人寻回儿时的记忆、让年轻人感受几百年的乡村文化。

  文化礼堂“+”新乐清人,唱好法治“主打曲”。地处乐清城区周边商贸重镇柳市、虹桥等地的村庄周边聚集着大量的“新乐清人”,这里的农村文化礼堂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教育途径,在文化礼堂开展法治题材的文艺演出,让“新乐清人”共同参与编导、演出等环节。这种群众喜闻乐见又能亲身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新下塘文化礼堂通过好人好事展览及“法制长廊”等建设,让“新乐清人”在参与文化礼堂的活动中边玩乐边普法,让法治理念“活了起来”,将法治精神“带了出去”。北沙角文化礼堂最抓人眼球的便是“法治书法馆”,“一路清莲”“守法”“廉勤”……这些出自村民之手、蕴含法治寓意的书法和绘画,整齐有序地挂在墙上,通过农民“法治书法”宣传法治教育。

  文化礼堂“+”五美乡村,带动农村休闲游。2019年元旦前夕,乐清城区的丹霞路小学学生开展“古村珠垟之旅”活动,活动首站就是城东街道珠垟文化礼堂的文化展示馆,让城里的孩子乐享农耕生活。乐清市把文化礼堂建设和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等相结合,串珠成线打造乡村文化游,不仅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双重效应。以文化礼堂为核心区,结合观赏、采摘、爬山、古道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流经珠垟、黄良、上叶、梅湾四个村的溪长约5公里,4个村的文化礼堂沿溪而建,串起了各个村村民的集体记忆,也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文化礼堂成了学生和家长亲子游的目的地。黄良文化礼堂于2014年投入使用,起初文化礼堂的功能主要辐射村民,但随着文化礼堂功能的延伸,越来越多周边群众也来到黄良文化礼堂共享文化大餐,村民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成了游客的“驿站”。通过近几年的建设,黄良村被评为温州市“五美乡村”示范村,正在参评“省级3A旅游村”。

  乐清市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让群众成为文化礼堂建设主体,让社会成为建设督促力量,做足文化礼堂“+”文章,先后打造了全省首个文化礼堂线上线下互动模式、文化礼堂云公益平台、县级文化礼堂联盟、文化礼堂共享圈等特色活动载体,组建了广场舞、武术、戏曲、书法等各类活动团体上千个。2018年,这些团体共开展各类活动近万场,累计覆盖人群上百万人次。蔡宽元


科技金融时报 【三农】 00006 乐清农村文化礼堂做足“+”文章 2019-01-15 2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