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汇开启志愿服务新生态
“公益账户”推动志愿服务大数据公开透明
1月12日,志愿汇与everiToken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就搭建全国首个区块链志愿服务应用场景达成合作。此次合作,意味着双方将致力于区块链技术与公益的多场景充分融合,让所有的信息可追溯、可追责,让信用信息系统更“可信”。
“志愿汇”作为国内领先的志愿服务应用平台,提供志愿者注册、志愿者保险、查找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志愿信用评价、志愿者激励等功能。“志愿汇”围绕网站、志愿汇App、志愿汇组织版App、微信公众号、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微信和支付宝城市服务等旗下产品形态,对党政、群团和社会组织的资源进行充分连接和整合,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构建起一个线上互联、线下互动的智慧公益生态系统。
作为多项政府政策数据的采集平台,志愿汇致力于志愿公益事业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平台公信力的加强,志愿者的数据如果完成上链,将解决平台中心化问题,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谁也不能进行数据篡改,人人都是数据的拥有者,公开透明的数据也将推动政府更多基于志愿者激励的公共政策在志愿汇平台上得到公正的实施。
追踪每一笔款项的去向是目前公益慈善亟待解决的情况,而加入区块链技术的志愿汇平台,可以保障捐赠数据的透明化和安全性,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入驻志愿汇平台后,在志愿服务区块链信息系统中完成的每一笔捐赠资金就如同一个“快件”一样,经过所有站点都会被印上一个时间戳,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查询这些公开信息。
目前,志愿汇平台上注册志愿者人数已逾7000万人,入驻志愿服务组织43余万家,记录志愿服务总时长9000余万小时。为贯彻落实民政部的规划指导意见,助力全国志愿服务提档升级。通过该系统,志愿者可随时报名参加活动、实时查看项目发布、查看服务时长、查询公益积分。
据悉,志愿汇已经在桐庐、嘉兴等地落地第一个应用场景——益积分自动售卖机。当地志愿者都可以使用益积分在近百个无人售卖机中兑换相关实物。基于everiToken的整套系统也可供具有访问权限的包括政府和资助方在内的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审计跟踪,从而消除欺诈可能性,为广泛应用于各类扶贫及政府、基金会的补贴项目打下基础。
本报记者 孙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