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艺术金融

用马克笔描绘诗意流淌过的模样

杭州—断桥
吴哥窟系列之——通王城
老橱柜系列之一
杭州——三潭印月
松阳古民居之一
老物件系列之——开水瓶
老物件系列之——竹椅

  初见夏克梁,是在他新装修好的工作室,身着青衫,头戴黑色鸭舌帽,我们见到他的同时,还见到了挂满墙的马克笔绘画作品以及他从世界各地淘来的异国风情小物件,宛如一个小型展览厅。 

  夏克梁笔下的风情过于精细,观看时免不了驻足细品,笔触硬朗的马克笔竟然可以运用得如此自由自在,稍不注意就被墙上的作品给“欺骗”了。赏后,夏克梁娓娓道来,由于绘画材质的特殊性以及地处潮湿,挂置的作品大多为高清印刷,呈现效果与原作差异甚小,便采取此举。随后他把我们引进了阁楼的小房间,那是他真迹的暗藏所,也是开启他故事的地方……

  求艺路漫漫 结缘马克笔

  自小就喜欢画画的夏克梁回忆起学艺的心路历程,眼神里流露出的满是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他从最开始的平面设计,到环境艺术、水彩画,再到马克笔创作,始终在追求艺术梦想的道路上坚毅执着地摸索着。

  夏克梁在杭州接受了系统教育后,1991年被分配至宁波工艺美术厂工作,安排到设计部门后开始接触室内设计,除了画好工作内的效果图,工作之余也没闲着,随着能力的提升,一张效果图设计费从50元到后来至几千元。几年的工作经验使他的学术造诣得到了升华,也为他之后的建筑速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年纪轻轻的他早已阅历多多。

  1999年,夏克梁结束了八年设计师生涯。在中国美院筹备成立技术学院时,校领导“点将”夏克梁,他便回到母校任教,从设计师变成设计师培养者。

  多年的水彩画创作,使得夏克梁在水彩画技艺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任教之后他也在思索着未来的努力方向。他说,数百年的水彩画发展史,经过无数前人的努力,如果再在水彩画领域前行,顶多只能在汪洋大海中激起一朵小浪花。

  2001年夏克梁接触了马克笔,2002年正式拿着马克笔去写生,他开始尝试在教学之余, 用马克笔进行创作。他说:“马克笔画和水彩画都有着同样的特点,所呈现的色彩偏透明,而马克笔的笔触又较刚硬,在细节上可以做的很深入,呈现效果显得‘小清新’,有种新奇之感。”看着绘成的马克笔画,夏克梁意识到这支笔能够带他开辟不一样的领域。

  于是,夏克梁毅然放弃了画了十几年的水彩画,把马克笔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虽然用画设计图的马克笔来画纯美之作的路没人走过,但他想总比画水彩画看到黑压压的后脑勺强——“这就像自己钟爱的旅行,不走寻常路才带劲。”

  醉心绘画 潜心探索

  不当设计师之后,借于教学优势,夏克梁才得以静下心来搞研究,马克笔画就是夏克梁在学科交叉思路下探索的结果,他坚定了马克笔作为绘画工具可能性的决心,同时也找到了最适合表达他内心情感的表现工具。

  马克笔进入国内距今只有二十余年的时间,是建筑和室内设计行业中用来快速表达设计效果的一种工具。而用它作为专业绘画工具的,在夏克梁之前,国内尚无先例。

  在夏克梁的讲解下,我们对马克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细分的马克笔墨水类型有酒精性、油性和水性,酒精马克笔特别适合画设计表现,但画到一定程度就很难深入,而水性马克笔可以不断地往下走,不断地深入,甚至可以做到极致。

  马克笔画和水彩、水粉画在画理方面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和两者在工具、表达技法、画面最终效果上有很大的差异性,马克笔画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审美价值,因而就有了独立存在、研究、发展的价值。

  执笔边走边画 定格传统根脉

  老旧的黄泥古墙,长满苔痕的石板路,原生态的木制门窗,这是农村古朴大瓦房的标配。每一处院落,都锁定了一段回忆,泛黄的年华,回不去的时光。在夏克梁的内心深处,这儿就是他儿时的记忆闸门。

  夏克梁钟爱画老屋,圈内的人都知道。

  起初他在给学生上色彩表现课时,无意中发现老民居建筑由于历史悠久,被时光打磨的色彩不仅历经苍桑,同时还“沉淀”着很多古老的建筑艺术气息。从那开始,他一头“扎”进了老民居的建筑写生里,整理和研究,一画就是17年。17年间,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画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的老民居。

  马克笔犹如夏克梁的宝剑,他手执“宝剑”,在边走边画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他通过自己的双眼,将那些古韵犹存的老建筑通过细腻真挚的笔触,定格保存于画纸之上,轻描出每个古村带给他的那份难忘。“古村落、老物件,是一种生活的记忆。我想通过绘画的形式,让人们记起,曾经自己也在这样的地方生活过。”夏克梁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老建筑的美,它们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和凝固的历史,就像定海神针一样把时光定住,将过往的美好定格。

  夏克梁的绘画语言不仅微妙地传达了老民居的历史苍桑,最主要的是记录下了不同民族风格的文化,唤起了人们对它的重视与保护意识……

  古村落消失的速度太快了,想要与时间比赛,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够。2015年起,夏克梁发动了“边走边画”活动,与一帮同样喜爱古村落的画友们随行,每年用马克笔为一个古村落画像。“边走边画”是夏克梁发起并主导的写生团队,队员来自五湖四海,有设计师、画家、高校艺术专业教师等。从2015年开始,每年选择一个村寨进行写生创作。

  他将记录下来的建筑制成书籍、明信片等作品,他相信只要坚持画下去,就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那正在逐步消逝的老屋,以及那已离我们渐行渐远的纯粹生活。

  探索神筑妙境 书写异域风光

  夏克梁笔下的异域风情透露神秘的气息,犹如梦幻场景一般,诉说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每年,他都会利用教师工作之便,充分利用寒暑假,带着一个选题上路,用马克笔创作开辟一个新的方向。每次远行之后,新的手绘稿出来,读者见到的都是一个全新的夏克梁。

  在创作形式上,夏克梁不断尝试新风格,他独辟蹊径,将异域风情的个体感受转变为艺术创作,并寻求不一样的技法样式。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他将设计形式与绘画语言相互交融,并将自己的艺术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

  钟慧


科技金融时报 艺术金融 00005 用马克笔描绘诗意流淌过的模样 2018-12-28 2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