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健康】

冬季须防病毒性心肌炎

  冬季,低温降至0℃,心脑血管病人及老人孩子等容易受到寒潮侵袭,近日不少心脑血管病人已被骤然降温击倒。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利宏提醒,冬季要注意非典型心梗及感冒发烧后引发病毒性心肌炎。

  王利宏介绍,气温骤降至0℃左右及以下,血管遇冷收缩,引起供养心肌的冠状动脉痉挛,在血管痉挛处容易发生血小板聚集和出现血栓,使冠状动脉闭塞不通。同样,寒冷使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收缩,小动脉持续痉挛,血压进一步升高,脑血管硬脆处容易破裂,导致出血性中风。寒气还使血液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血黏度增加、血凝时间缩短等,加上毛细血管及小动脉阻力增同,易使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脑血管狭窄处发生血液堵塞,形成脑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

  因而冷空气突至,气温降至0℃以下,心脑血管病人需特别小心。穿上厚实一点的衣服,尽量避免早晚一天温度最低时外出,比如晨运习惯者可考虑暂停。

  王利宏说,特别要注意没有类似心绞痛症状的非典型心梗。像“无痛性心肌梗死”,多在老年患者中见到。发病后无明显胸痛表现,仅表现为面色苍白、神智淡漠、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胃不适”,也多见于老年患者,感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如果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进食没有关系,而与劳累、情绪变化有关系,且平时没有真正的胃病史,这时应注意是否有心梗的可能。 其他如患者自诉“肩痛” “咽喉痛”“鼻痛”“牙痛”“颈痛”等症状时,且在疼痛部位找不到病灶时,就应警惕是否与心脏有关。

  王利宏特别提醒,天一冷感冒发烧病人增加,但感冒时一旦出现胸闷、心悸、心跳加快,全身乏力,或是感冒症状和以前不大一样,就要警惕可能病毒性心肌炎,要及时就诊,千万不能拖。

  “感冒后,病毒侵蚀心肌细胞,使其大面积水肿、坏死,从而诱发心脏骤停,这样的病例,我们差不多每个月都能接诊到几例,病毒流行期还会增加。” 王利宏说。

  临床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于平时身体比较好、工作学习压力比较大的青壮年,其中以20~40岁人群最为多见。这一方面与年轻人免疫反应相对敏感有关,当病毒侵袭心肌细胞时,人体免疫系统会本能进行“反攻”,但它又不知道哪些是病毒,哪些是好的心肌细胞,只能全部“消灭”,就像扔手榴弹一样,不但会伤到敌人,也会把周围的草木等炸毁;另一方面,很多人仗着自己年轻,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只有实在熬不下去了,才去医院,而此时,心肌细胞往往已经受损得差不多了。

  “病毒性心肌炎严重的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称之为‘急性重症心肌炎’或‘暴发性心肌炎’。” 王利宏指出,暴发性心肌炎的进展很快,若抢救不及时,病人72小时内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

  宋黎胜


科技金融时报 【健康】 00008 冬季须防病毒性心肌炎 2018-12-25 2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