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敏 做一流的事 育一流的人
陈云敏(中)带领学生考察垃圾填埋场 |
1998年第五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1999年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于1989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至今。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5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1月被批准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现任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主任和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
他,攻克了高铁路基沉降控制等世界难题;他,让垃圾填埋不再祸害环境;他,也是浙江历史上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首席科学家。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陈云敏教授。
40年前,初中毕业后在农村务农的陈云敏,没想过今天自己可以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2015年,陈云敏一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深耕土木30年,陈云敏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一名为浙江和我国岩土工程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
青葱岁月:《哥德巴赫猜想》唤起科学梦
1962年2月,陈云敏出生在温岭,在家里排行老三,父亲解放前从师范学院毕业,是温岭当地学校的老师。因为家里哥哥姐姐都上了高中,按照当时的规定,陈云敏不能再上高中。初中毕业后,成绩优秀的陈云敏也只能去农村劳动。
1977年的“双枪”时节,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消息传来,陈云敏父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匆匆忙忙从学校赶回来,找到正在田埂里干活的陈云敏,告诉了他高考恢复和高中也恢复考试招生的消息。“但是那时候我已经丢掉书本,干活干了两年了,并且准备高中选拔考试只有一周的时间。”十五而志于学,在父亲和哥哥姐姐的鼓励下,陈云敏决定试一试。
重拾课本的陈云敏,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高中,并被分到了温岭五七工农兵学校。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温岭五七工农兵学校虽不是名校,却汇聚了一批非常好的老师。高中老师的启发性教育和无私付出,成为了陈云敏进入科学殿堂的垫脚石。“比如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原本是山东大学的数学老师,后来到新河中学任教去了,语文老师后来到椒江的中学任教去了,物理老师后来到温岭中学任教去了,我们读书的劲头也很足。因此这所学校培养过不少人才。”陈云敏记得,当时他们的学校在海边,有一个农场。读书时,一个星期还要到农场劳动一天。而他之前因为在家干过两年农活,在班上还是劳动委员。
1979年陈云敏参加了高考。其实报考土木专业,并不是陈云敏的第一选择。1978年1月,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正式发表,一时间,《哥德巴赫猜想》飞扬神州大地。陈云敏记得,当数学老师将《哥德巴赫猜想》读给他们听后,与当时国内万千读者一样,陈云敏听得热血沸腾,心情激荡,立下要当数学家的梦想。“当时我其实一心想考浙大数学系,但是我的高考成绩正好够浙大的分数线,数学系分数线很高,所以才报了土木专业。”
上了浙大之后,虽然学的是土木,但是陈云敏对数学还是情有独钟,甚至中途还想转到数学系。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但就如陈云敏自己所说,浙大厚实的本科基础课教学让他第一次感悟到数学对生活的精确表述、对逻辑的完美演绎,感悟到自然和科学美,激起了他出于好奇心而产生的求知欲。这也为陈云敏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事业:从软弱土到垃圾填埋
之后,陈云敏又在浙大完成了硕士、博士专业的学习,毕业后留在浙大工作,并一直致力于从事软弱土静动力固结、降解固结和灾害防控理论与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一批重大工程咨询项目,在软土地基固结理论与处理、砂土地震液化与控制以及城市固体废弃物降解固结理论、环境灾害防控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在科研的道路上,陈云敏潜心研究,一直没有停歇。从1996年到2012年,16年的时间,陈云敏在三个领域获得了三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博士期间,陈云敏师从浙大岩土学科创始人曾国熙教授。在曾国熙及吴世明教授导师的指引下,1996年,陈云敏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建立了成层地基中瑞利波特征方程及瑞利波频散曲线和土层剪切波速的关系,提出了利用瑞利波检测地基剪切波速的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后来在高铁上得以应用。
2009年,陈云敏提出了砂性土初始液化强度的剪切波速表征模型,以及相应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和处理技术,第二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陈云敏告诉记者,软弱土在地震来了后会液化,而这个成果就是判断在一定的地震设防裂度下,房子下面的地基会不会液化,如果会,就要对地基进行处理。而该判断方法的准确性,与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调查的全球50年来历次大地震的422个液化场地吻合,也就是说凡是实际地震发生液化的场地该方法全部判断正确,而美国自己的判断方法有14个判断错误。
1993年,陈云敏前往荷兰留学,在荷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并遇见了他人生中另一位引路人。“曾国熙教授带我走向工程科学和技术。同时还要感谢后来在荷兰留学期间的导师。他当时建议我去他的公司工作,他说‘中国以后发展缺的是工程技术,你到我公司去可以看到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之间的关系’。我从那里学到了怎么把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与大的工程相结合。”
在荷兰期间,陈云敏不仅学到了荷兰导师的这一套科研模式,还接触到了垃圾填埋这一新的领域,回国后就开始着手垃圾方面的研究。2012年,陈云敏结合19年工程实践,在垃圾填埋领域又获得了新的突破,成果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陈云敏探明了我国填埋场三大环境灾害比欧美国家“干垃圾”填埋场严重的根源,并提出了我国“湿垃圾”填埋场设计原理和方法,研发了液气分离立体导排、高效防污屏障等技术,解决了填埋场环境灾害防控难题。该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112座大型填埋场的建设和治理,包括我国最高的杭州天子岭填埋场扩建、填埋量和亚洲填埋气发电量最大的上海老港填埋场治理,产生了重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2018年初,浙江省传来了建设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消息。“大科学装置拓展了人类探测世界的能力。”陈云敏解释说。从2010年开始,陈云敏就开始申报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这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并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优先布局建设的1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之一。2018年1月,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浙江也终于实现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的突破。
陈云敏告诉记者,获得批复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重大装置的建设,本身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天眼”建设了20年,光项目验收就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所以重大装置的建设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目前,有53个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建设预研中必须解决。现在考虑得越多,将来走的弯路就越少。”
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甘当“引路人”
陈云敏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家。“‘科学梦’是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大学教授终身追求的东西,过去只是一个荣誉,新的起点还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继续作出贡献。”在获得院士荣誉后一次与学生的见面会上,陈云敏如是说。
“研究生阶段我跟随导师曾国熙先生、吴世明先生研究岩土工程,先生倡导的理论、试验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想,科学地诠释了对真理的探求、质疑、验证及应用,他们言传身教使我学会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道理和方法。”
曾国熙九十岁寿辰的时候,陈云敏和同事们设立了曾国熙讲座基金,每年邀请国内外的专家来进行讲座,到今年已经坚持了11年。“我是先生的第七个博士弟子,龚晓南院士是我的师兄。先生为岩土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真的非常不容易。”
陈云敏说,曾国熙非常重视第一篇文章。第一篇文章他都会亲自修改,曾国熙的作风也影响了陈云敏。不管是学生,还是团队的年轻老师,只要是第一次做的事情,陈云敏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帮助他们。比如学生写的第一篇论文,青年教师写的第一个科研基金申请书,陈云敏无论有多忙、科研任务有多重,他都会挤出时间,倾注精力,去为他们修改指点。“这对学生形成严谨的学术作风非常重要。”陈云敏说。
陈云敏特别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始终以“培养一流的人才”为目标。陈云敏认为,培养“一流的人”是一流大学老师的基本职责,要充分发挥浙大学科综合优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给予学生基于兴趣的学习选择自由;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科上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实践才能产生思想的碰撞和方法的创新;创造环境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远比仅仅学到某些知识更加意义深远。
他也希望,他的学生要做一流的事。“什么是一流,一是有非常强的社会需求,二是解决了重大的科学问题。”陈云敏希望团队成员要有兴趣去做一流的事,而不只是发几篇文章。
他的学生告诉记者,陈云敏总是将国际学术最前沿的最新动态和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与学生分享。“陈老师还在不断地学习新的事物,就前几天,他还跟我们说起人工智能,鼓励我们跟他一起学。”
陈云敏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仁慈博爱之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陈云敏不但创造了一流的科研成果,也培养出了一流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博士有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提名论文,3位博士生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本报记者 姚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