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民企加快技术创新缓解融资难
浙江推出服务民企高质量发展20条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的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务公示会上获悉,该局新组建后,围绕市场准入、质量提高、品牌扶持、融资帮扶、产权保护、市场拓展、信用培育、素质提升等多个方面,第一时间推出了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项举措。
据统计,截至10月底,浙江省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400万户,占所有市场主体的95.8%。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56%的税收,65%的生产总值,77%的外贸出口,80%的就业岗位,90%的新增就业,可以说民营经济就是浙江经济最基础、最广泛的力量。
在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方面,将支持民营企业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培育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体系完善、质量与效益突出的知识产权强企;开展千家民营企业“优化计量、提质增效”帮扶行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研发、质量提升等方面的计量测试问题。开辟检验检测认证绿色通道,为民营企业质量提升提供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解决方案。实施“百家专利代理机构服务千家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引导推进民营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每年新增贯标企业200家。进一步开放技术服务平台,全省每年常态开放实验室100家以上、组建专家服务团队100个以上、为企业减负1亿元以上,全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质量技术难题,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在引导民营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方面,将以先进标准引领民营企业提质增效,每年引导民营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全国性团体标准100项以上;制定“浙江制造”标准500项以上;全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稳定在65%以上。
在帮助民营企业缓解融资难方面,将继续深化“银商合作”,拓展“小微企业信用宝”应用范围,引入全省200家以上合作银行,每年引导10万家以上企业通过信用贷款、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2000亿元,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此外,持续发挥现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快速维权中心作用,实现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效率大幅提升。在省内各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加快建设一批集“专利、商标、地标”于一体,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集聚区,为民营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代理、托管、维权、评估、交易、培训”一站式服务。
通讯员 白峰 沈雁 本报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