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

我国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本报讯 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目前现状如何?水环境还面临哪些问题?浙江的生态环境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由浙江省科协和浙江省委党校联合举办的“院士大讲堂”日前走进省委党校,我国著名的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为大家带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的主题报告。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报告中,侯立安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也逐步得到完善。我国的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水生态环境有所恢复。

  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94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I~III类水质断面占比达到67.9%,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劣V 类水质断面占比8.3%,同比减少了0.3个百分点。全国898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监测断面中,有813个全年均达标,占90.5%。

  报告中,侯立安表示,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显著,空气质量有所改善,2017年全省11个设区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到82.7%。PM2.5年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比上一年度下降4.9%。空气质量在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11个省位居前列,水环境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虽然我国的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各种水环境问题依然严重。侯立安指出,我国的水环境依然面临水资源约束趋紧、水污染状况依然严重、水生态功能退化、非常规污染物威胁加大、内涝频发引起城市水体污染、水质监测预警平台有待完善等问题,而着力解决这些水环境问题,就要摒弃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是一条创新跨越式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这既是现实需求,也是长远战略,更是形势所迫。”侯立安建议,新时期治水应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保障,努力将“黑水”改善为“绿水”,使“绿水”更清洁。本报记者  姚俊英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我国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2018-10-16 2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