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就诊更便捷 诊治更智慧

“互联网+医疗健康”浙江经验获点赞

  本报讯  10月12日,国家卫健委在杭州举行“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与便民惠民服务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互联网应用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互联网+”的触角已深入延伸至医疗领域。会上,浙江省卫计委副主任马伟杭认为其亮点是“就诊更便捷”和“诊治更智慧”。

  本次新闻发布会不仅介绍了全国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情况,还特别邀请浙江省卫计委、浙医邵逸夫医院、宁波云医院、绍兴第二医院作为典型代表进行了典型分享。

  据介绍,浙江省将省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升级为“浙江健康导航”平台,接入了全省近 500 家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统一提供省级医院门诊叫号及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等服务,目前,省级医院早高峰挂号排队时间均控制在 9 分钟以内;各市级医院早高峰挂号排队平均时间缩短到了 4.53 分钟。 各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自助结算、诊间结算等多种结算方式。在各大医院,基本已成立一站式预约检查中心。

  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院实现了“互联网+”覆盖院前、院中、院后,实施一体化综合急救模式、住院手续的一站式服务,还通过互联网处方、第三方药物配送等方式,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结合服务广大年轻孕产妇的用户群体特点,开发电子版《母子健康手册》和健康卡实现妇幼健康全程管理,结合互联网技术,只要一只手机就能完成挂号—就诊—结算—取药整个流程的操作。

  杭州市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精确转诊、云药房、智能诊断、云诊室,俨然是依托实体医疗机构打造的小型“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得医院辐射的受益人群进一步扩大。2017年社区首诊率达73.77%,签约服务满意率达98.6%。

  在智慧诊治方面,浙江已有13家省级医院开展了近30项人工智能应用,包括肺部结节肿瘤、食管癌等疾病的筛查和辅助诊断。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利用“eICU”托管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偏远地区复杂重症患者转诊困难及诊疗的安全性问题。该院副院长丁克峰介绍, “浙二好医生”的App应用将实体医院利和互联网相融合,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用线上线下的相互配合,给与患者良好的就医体验,让患者能够更快找到医生、找对医生、找到好医生。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已研发出甲状腺超声、肺小结节判读、宫颈细胞学辅助阅片等5个智能诊断系统。该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赵齐羽介绍,这套人工智能辅助甲状腺超声诊断系统已经收录了超过5万份包含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图像,在超声科应用超过300例,能够通过影像迅速识别结节,对超过2毫米的结节,病灶检出率高达98%,并且还会同时进行良恶性的判断,与活检结果比较准确率达到88.1%。本报记者 张巧琴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互联网+医疗健康”浙江经验获点赞 2018-10-16 2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