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已从成长时代转向成本时代
新会计制度下,未来的智慧医院或基于硬软结合、人机融合、数据深度参与的智慧化医疗服务与管理模式
“公立医院在医改政策、市场竞争和技术发展的多方压力下,已经从成长时代转向成本时代。基于此,医院必须要通过调结构、扩功能、强管理、降费用等方面来寻找解决之道。”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刘俊勇说。
近日,第七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就新会计制度下的热点话题展开交流与讨论,为各级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与发展建言献策。
刘俊勇以“变革时代的医院卫生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在大会上作了精彩分享。刘俊勇表示,技术的发展对行业影响非常大,做好管理会计工作,一定要有战略高度、全局视野,还要熟悉业务和扎实的财会基本功。在强化医院运营精细化管理上,管理会计是未来一个发展路径和方法。而在管理会计系统构建过程中,营造有利的内外部环境、运用多种管理控制手段、夯实理论基础和改变心智模式等因素至关重要。
“十三五”以来,随着中国医改进一步步入深水区,政策对于医疗机构的改革与要求不断升级,医疗机构面临的运营管理压力日趋紧迫,公立医院迫切需要从财务管理拓展向管理会计转变。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卫生健康分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总会计师董立友以“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展望”为主题从公立医院推行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实施热点及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信息化构建等方面作了分享。他认为在转变的过程中,医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总体顶层设计与规划。构建统一标准基础数据规范体系,通过与大数据结合,支持医院整体运行管理的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管理会计数据平台,为公立医院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奠定信息基础。
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制度将正式执行,所有公立医院都要执行。新会计制度给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是医院一个紧迫的任务,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会计师苏红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解决之道。苏红介绍道,政府会计制度的核心思想就是构建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衔接与分离,在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过程中,医院应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和衔接方案。
成本管控作为全面预算管理及绩效管理的技术支撑,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公立医院而言,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出成本管控的作用并非易事。北京安贞医院总会计师王成深有体会,他表示,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了解新技术,熟悉信息化规律。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医改的重要推动力,DRG付费是当今国际公认比较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它通过将具有某一方面相同特征的病例归为一组,把医院对病人的治疗和所发生的费用联系起来,从而为付费标准的制定尤其是预付费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总会计师张永征认为,引入DRG对于医院运营管理有很大价值,同样也给医院带来了新的挑战,在DRG支付改革路上,医院应该从支付谈判、优化临床管理和精细化运营管理三方面作出相应对策。
财务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卓越运营的重要抓手。会议期间,北京东软望海科技有限公司重磅发布了全新智慧财务解决方案,智慧财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物联、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医院财务智慧管理和运行,构建覆盖医院高效运营全过程、全工作领域的“业财融合、内部控制、数据共享、智能互联”的全新财务管理模式。
东软望海CEO段成卉就智慧医院、智慧财务、智人文明等热点和新观点向与会者分享了她的思考思想。她认为,未来的智慧医院不是简单的信息化,一定是基于硬软结合、人机融合、数据深度参与的智慧化医疗服务与管理模式。
论坛由健康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卫生健康分会、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主办。
本报记者 孙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