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嘉兴“以券惠企”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突出矛盾

一张“券”覆盖创新活动全过程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嘉兴科技局了解到,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嘉兴市有效解决科技专项资金覆盖领域不够宽、资金使用不聚焦和创新资源流动性不强等方面问题,利用科技创新券建立了鼓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政策落地,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和一体化创新,成效显著。

  自2015年8月《嘉兴市级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后,创新券使用向纵深推进,不断提质增量。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嘉兴市科技创新券申请使用3763.79万元,确认使用2379.18万元,同比增长75.86%。

  嘉兴市作为浙沪两地科技创新券跨区域使用试点,积极探索创新资源的有效互通和合理流动。2017年10月20日,嘉兴首张跨区域科技创新券在上海兑现,标志着嘉兴与上海成功实现了科技创新券的互通互兑,打破行政壁垒,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双向流通和有效互动。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已有621家机构的9824多台套大型仪器(价值30万元以上),为浙江区域用户提供1.2万项技术创新服务,其中嘉兴企业利用创新券在上海开展检验检测服务的合同金额达288.8万元。“跨区域使用,增强创新资源集聚;全链条支持,扩大普惠制度覆盖;高效率服务,缩短审核执行周期是目前我们科技创新券工作的三大重点与特色。”嘉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兴市从科技研发前端的检验、检测(试制)、科技查新、设备共享、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品设计等七个环节,到科技成果推广的科技培训、主体培育、专利质押、专利授权、专利纠纷等五个环节,科技创新券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域已覆盖到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嘉兴全市申领创新券的单位从原来的生产制造企业逐步延伸到科技、建筑、生产服务业、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政策覆盖面大大提升,目前参与企业已达2253家。

  结合“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嘉兴市科技局对创新券的发放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制定了创新券办理事项的具体操作流程图,创新券审核操作周期由6个月缩短为3个月,同时下放审核权限。对年度绩效评价为优秀的省、市级企业研究中心,根据年度绩效评价结果,给予依托企业年度创新券额度增加10万~20万元(企业年度内享受创新券的资助最高达100万元),逐步建立以绩效评价为目标导向的激励支持方式,调整和改革企业创新载体和企业研发机构的绩效奖励模式,发挥创新券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

  本报记者 何飘飘 通讯员 董佳慧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一张“券”覆盖创新活动全过程 2018-08-14 2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