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创新】

杭州芯影研发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

安防新模式走在世界前列

  日前,民航局正式将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纳入中国民航安检设备清单,中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三个、亚洲第一个独立颁布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标准的国家实体。记者了解,这一项全球性的安防领域新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杭州有一家企业已经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这就是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电子机械功能区的杭州芯影科技有限公司,一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组建并落户在杭州的科技企业。

  公共安全新态势下的新要求

  进入机场、高铁、展览馆等公共场合,需要我们过安检门,携带物品需过检测机器,以便把危险物品排除在外,保障公众安全。那么,危险品有哪些?刀具、枪支、易燃物?远远不止哦!还有粉末类、液体类、非制式类等等,简直五花八门,超乎想象。芯影科技CEO吴亮介绍,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影响公共安全的危险品种类从过去的金属、管制类、制式类,衍变成了现在的以3D打印技术、陶瓷道具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杀伤性武器,以及非制式爆炸物等为代表的液体与粉末状杀伤性武器。

  “目前主要采取的金属探测、红外线、X 射线、人工手摸等传统安检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安全形势的要求。”吴亮说,传统的金属探测器只能对金属目标进行检测,并且无法进行可视化; X 光等各种射线会对被测人体产生电离辐射,不适宜作为大规模的旅客普检手段;红外线基于物体表面温度成像,在携带物品与人体温度相近情况下无法对物品进行清晰成像。“这些都对安全检测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体安检模式的一场变革

  民航局提出,要用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逐步取代民用机场沿用26年的金属探测门,旅客也将体验到更加安全、高效的人身安检服务。为什么选择此类设备?芯影科技技术总监(CTO)杨明辉博士介绍,毫米波安检成像系统不仅能够在不直接接触人体的情况下,检测出织物下的隐匿金属物,还可以检测出塑料手枪、陶瓷刀具、炸药等非金属危险品,可以获得可视化的安检图像,从图像上获取隐匿物品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此外,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对人体无害、其发射功率不及手机发射功率的千分之一,并且对衣物具有穿透能力,能准确识别人体携带物品,有效提高检查的客观性、准确性、针对性,降低安检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安检效率。”杨明辉表示,“这是对人体安检模式的一场变革。”

  据悉,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作为目前全球安防领域的先进技术,已在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机场用于旅客人身安检,但此前仅美国和欧盟拥有准入技术标准。

  100%中国智造引领产业发展

  “我们的核心团队与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吴亮介绍,早在2010~2011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当时作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RF课题组负责人的孙晓玮研究员,就已经带领吴亮、杨明辉等核心团队成员开始了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探索,到2015年完成了SimImage-MD-02A工程样机和项目技术验收,2016年,在中科院上海分院以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鼓励科研成果转化、科研人员创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核心团队将成像的相关科研成果在杭州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成立了定位为“新形势下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安防专家”的芯影科技。

  “坚持100% IP(知识产权)中国设计与中国智造,坚持复合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摄像技术,坚持开放式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安防入口。”在导师孙晓玮的大力支持下,吴亮和杨明辉开始了从科研人员到企业家的转变,但不变的是情怀,要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安防产业走向世界领先贡献力量。“芯影科技的愿景是打造芯片、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四位一体的新形势下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安防新模式。”

  据悉,芯影科技已相继推出两款产品,包括智能照相机(MD系列,已经量产),即合作式近距离静止目标快速人体成像系统;还有智能摄像机(ES系列,2018年年底工程样机),即非合作远距离运动目标实施人体成像系统。 2017年,芯影科技获得天使基金投资,SimImage智能照相机(MD系列)产品则已经实现在国际性展会安保、高铁站、汽车站、海外机场等领域的销售与应用,先后出口俄罗斯及东欧等市场。

  本报记者 张巧琴 通讯员 何静


科技金融时报 【创新】 00007 安防新模式走在世界前列 2018-08-07 2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