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农业】

最大最甜的桃形李各获万元大奖

桃形李成嵊州果农致富树

  7月25日一大早,嵊州市北漳镇金兰村就热闹了起来。来自该市北漳镇和金庭镇的果农们,带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桃形李纷纷赶来参加今年嵊州市的“嵊县桃形李”擂台争霸赛,经过激烈评比,最终金庭镇上坞村果农王化良以5个果子总重达到546克的成绩,获得了“最大桃形李”奖。而果农张邢选送的桃形李甜度达到了21.4度,摘得了“最甜桃形李”的奖项,各获万元奖金。

  据介绍,桃形李是一种独特的李,成熟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形状似桃又似李,由于该市金庭镇和北漳镇独一无二的麦饭石土壤,因此形成独特的口味,不但甜度高,而且水分很足,被誉为“江南名果”。

  “快来尝尝我家的桃形李,甜得很哩。”当天中午,记者一行顶着炎炎烈日,爬上海拔500米的一座高山,实地采访桃形李种植户俞章尧。一见到记者,俞章尧和他的老伴就热情地捧出一大把桃形李,招呼了起来。

  俞章尧是嵊州市北漳镇岩马山家庭农场的农场主,1999年开始承包该镇土块村的300亩山地,种植了5万多棵桃形李树。俞章尧告诉记者,今年,仅他的250亩无公害基地里的桃形李,就以平均12元一公斤批发给江浙沪苏等地的客商,赚了个盆满钵满,纯利润达到了300多万元。

  北漳镇土块村村委会负责人郑才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块村500户家庭,按每户种植桃形李树200棵,一棵桃形李树长25公斤果子,以12元一公斤计算,全村产值可达到3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嵊州桃形李通过生态化种植、全程化监管、科学化采摘、网络化营销等手段,不断推动“嵊县桃形李”的“小品种大发展”。目前,嵊州市桃形李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主要分布于金庭、北漳等乡镇,总产值达到了2亿多元,桃形李已成为老百姓心目中名副其实的摇钱树、致富树。

  嵊州市副市长丁贵表示,举办“嵊县桃形李”擂台争霸赛,旨在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动森林休闲旅游,发展林下产业经济,推广“嵊县桃形李”“四明山红豆杉”“北漳番薯干”等特色品牌,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的战略目标。

  本报记者 孙常云


科技金融时报 【农业】 00006 最大最甜的桃形李各获万元大奖 2018-07-27 2 2018年07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