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农业】

尉相村投果问路破解桑蚕之困

  这些天,漫步在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尉相村的通村公路上,沿着缓缓流淌的小舜江北溪,两边是茂盛的桑林,别有一番田园风光。“植桑养蚕的年代虽然过去了,但遗留的桑林却成了风景。”村民尉荣堂感慨地说。

  上世纪80年代,尉相村是远近闻名的桑蚕之乡。“桑林就是我们的‘摇钱树’。”村党支部书记尉嗣兴说,10年前,随着青壮劳动力的外流,养蚕业逐渐没落,蚕户骤减至个位数,桑蚕对强村富民作用甚微。镇村曾多处“问路”,却因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一直没能让桑林变废为宝。尉相村的“出路”在何方?最终有了正确的答案。

  “你看,这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覆盆子,鲜果酿酒、干果入药,收成不错。”在尉国标承包的种植基地里,他指着近百亩覆盆子介绍,两年前,他以每亩600元的租金,从农户手中承包了150亩荒地,砍掉老桑树,改种覆盆子和白芨等,还招收了20余名劳动力。

  尉国标算了一笔账,一个劳动力可养1张蚕,1年3季只能赚1万多元。“覆盆子更‘值钱’,每亩可以收鲜果100公斤左右,按晒干后每公斤160元计算,去年一亩的果子就卖了1.5万元,还可以酿成1800元一瓶的果酒,整体收入比种桑树可观多了。”尉国标说,他还对果子进行深加工,覆盆子茶和冰淇淋的人气也一路高涨。

  除了果树基地,尉相村还搞起了“试验田”。村民尉祝平在上海做IT行业,却一直心系家乡。从2012年开始,他陆续从全国各地引进不同品种的果树为家乡投“果”问路。“开垦了20多亩荒地,试种了上海黄桃、红心猕猴桃、日本橘和樱桃。”尉祝平说,经过几年的“试验”,发现上海黄桃是“潜力果”,可供全村推广,“去年3亩产量5000多公斤,每公斤卖到12元,都被抢购一空。因为尉相村温差大又是山地地形,产出的水果口感更好。”

  “我的计划是确立好‘村树’,流转土地连片种植黄桃,统一包装、品牌和价格,借助电商销售,再配套民宿开发,形成采摘、餐饮、游玩一条龙服务。”尉祝平满怀信心地说。     钟伟 郦曼丽


科技金融时报 【农业】 00006 尉相村投果问路破解桑蚕之困 2018-07-17 2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