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国内顶尖光电专家在甬论道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

太赫兹波可检测未扩散前癌细胞

  本报讯 第23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日前在宁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等200多位国内激光与光电领域专家学与会,探讨激光与光电子技术领域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论道中国激光产业发展趋势。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半导体、电脑之后,人类又一重大发明。自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Maiman)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台激光器,发出第一光束后,激光技术以及产业的发展过程让人吃惊不已。

  从纵向看,有激光科学、激光工程、激光产业、激光应用四大环节;从横向看,激光科技及其应用至少涉及通信、计算、探测等领域;从专业上看,激光科技与传统学科在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深度衔接并形成渗透与覆盖态势。

  “激光科技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几乎每一个生产与生活领域。万物互联的时代,激光技术更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中科院院士、上海光机所所长李儒新说。

  比如,智能制造需要大数据贯穿始终,也需要传感器等光电元器件完成这些数据的采集,而激光又是光电元器件之间必不可少的传输介质。激光制造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超越传统加工手段、突破传统理念以及实现颠覆性跨越性发展的应用前景。

  而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激光雷达则是最主要的传感器之一。激光雷达每秒发射数百万个激光束,并测量返回时间以得到周围物体的距离信息。与摄像头不同,激光雷达不依赖于环境光;与雷达相比,它的精度也高出许多。制造激光雷达的成本不断降低,也将推动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化爆发式发展。

  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团队则在太赫兹电磁波的应用性研究领域具有极高水平。该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领衔,目前在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太赫兹生物药品检测仪、地沟油检测仪等产品上,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技术。

  团队技术骨干朱亦鸣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他们的科研成果,比如在人流密集的机场、地铁等场所,无需打开瓶子,就能检测出内部液体是何成分;蚂蚁大小的物体都能被清晰识别。而太赫兹癌细胞检测仪,则有望在癌细胞未扩散之前将其检测出来。张文胜 陈钟谊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太赫兹波可检测未扩散前癌细胞 2018-07-17 2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