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运动健康产业当作一道数学题
他用3年时间打造全国最大运动健身赋能平台
![]() |
近日,在由杭州市科委指导、市创业投资协会组织的走访乐刻运动的活动中,记者走进这家全国最大的运动健身赋能平台,详细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模式和经营之道。
2015年4月,乐刻注册成立,韩伟和合伙人投了200万元,租下一间一室一厅的民房,七八个人一起办公。一个月后,他们开出了第一家店,之后20个月的时间,乐刻做到了国内的门店数第一,同时也做到了日到店总人数第一。2017年,乐刻完成了3亿元C轮融资,成为当时互联网健身领域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家。
把运动健康产业当作一道数学题,从小热爱数学的韩伟是如何“优美”解答的呢?
从模式上来看,乐刻正是戳中了传统健身房行业的三大痛点:第一,从用户端看,传统健身房动辄四位数的准入门槛让许多健身小白望而却步,而进门就被销售薅羊毛也让人难以放松。第二,从教练端看,教练身负大量销售责任,难以聚焦在专业提升和用户服务上,同时课时数受限,课时费抽成比例低。第三,从场所端看,传统健身房平均占地超千余平方米,运营成本大,人力成本高。
深谙“人、货、场”的基础商业逻辑,乐刻从消费者、课程和教练、场所入手,对传统健身房整个链条实行了改造和重塑。
在“场”端,乐刻在保留健身房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删去冗余的前台、淋浴等功能,将每间健身房的面积缩减至350平方米左右,同时激活社会剩余场地产能,采用场地共享模式——第三方提供空间和装修,乐刻提供运营维护,节省租金成本;其次,通过互联网智能化驱动,实行24小时用户自助服务模式,大幅提升坪效,降低人工成本。
在“人”端,乐刻推出99元包月模式(部分城市为199元和299元),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App在线购卡、自助预约或购买课程,从而实现“零推销”,净化资金运营生态。同时,基于用户对于锻炼时间、运动场所、健身课程、教练属性的不同需求,乐刻提供了能充分满足个性化选择的功能,在线上即可根据私人喜好任意挑选。
在“货”端——课程和教练端,乐刻从最适合小白上手的团操课切入,设有舞系列、动系列和静系列,并与莱美、尊巴等国际前沿课程体系达成战略合作。教练方面则设置了高标准的准入门槛,并通过定期的考核晋升、培养训练机制来提升教练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以一名杭州的普通团操教练为例,以前每月最多可安排30节课时;而在乐刻,得益于高密度、24小时营业的门店,每月可安排的课时是以前的几倍,收入得以大幅提升。
不同于日渐式微的“强销售模式”,乐刻趟出了“产品驱动”的正向循环路径,“当价格合理,课程足够丰富,教练足够专业,健身房24小时开放、更干净、无推销、更有温度,自然能吸引到更多客流。”
目前,乐刻已与蚂蚁金服、腾讯、国美、万科、创新工场等签下战略合作,主要集中在创业园区、居民区、写字楼、购物中心、星级酒店等社区型地段建立健身空间。“今后还将拓展串联更多的健身场景,例如羽毛球场、篮球场等社会资源。本质上我们是一个赋能体。”在下一阶段,打造运动生活的商业mall也是乐刻的野心之一。
如今的乐刻已然是崛起的准独角兽企业,截至目前,乐刻拥有300多万注册用户,6000多名签约教练,平均每家门店日活达300~500人次,月服务辐射人群近2万人次。在门店布局上,已经入驻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重庆、武汉、南京、济南8个城市,将近500家门店,未来12个月内将覆盖到广州、成都、沈阳、西安等全国一二线城市,到2018年底将拓展至1000家门店,打造全国门店数最多、门店扩张速度最快、坪效最高、用户口碑最好、教练价值最大的运动健身赋能平台。
本报记者 金乐平 通讯员 杨书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