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助推外资主体创新发展
近年来,平湖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作为外资产业特色明显的经济强市,充分挖掘外资企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大对创新主体、平台等培育工作。截止目前,该市已拥有外资高企13家,其中外资独资企业3家,外资企业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
一、多措并举,争当外企观念转变的“引路者”
一是领导带头,攻坚破难。针对“外资企业高企申报意愿不高”的问题,由分管副市长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主导牵头,积极走访宣传,不断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引导、服务和管理,落实中介一对一服务,推动外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外资企业逐步实现了从“要我申报高企”到“我要申报高企”的思想转变。截至目前,该市就外资企业开展高企培育对接20余次,召开外资高企培训3次,邀请省厅专家开展专题报告1次。
二是部门合力,齐抓共推。该市科技局、国税局紧密联系,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开展上门辅导,鼓励外资企业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享受各级科技政策,加强对外企研发费用辅助账建设的指导,并针对高企申报的研发费用占比、高新收入占比、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收入占比、专利授权数、研发人员数等8项条件开展针对性的辅导,抓实、抓早推进外资高企申报的各项工作。
三是政策优先,强化扶持。面向外资企业积极推广应用创新券,出台《平湖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和《平湖市科技创新券使用及兑现实施细则(试行)》,对创新券的分类、适用范围、支持额度、申请程序、操作流程等作了细化,加大科研资源共享力度,形成“创新投入-政策支持-再投入”的良性循环,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该市每年用于扶持外资企业创新的各类创新券投入在50万元以上。
二、重点培育,做好外企科技创新的“摆渡人”
一是重视外资科技型企业培育。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千企攀高”计划,在该市各镇(街道)全力发掘和甄选出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大力引导外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并针对外企存在的“研发费用单独记账、产学研合作、高新产品收入”等普遍难题,积极对接帮扶,努力把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强的外资企业加快培育成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截至目前,该市共有规上外资省科技型企业29家,占该市所有省科技型企业的8%。
二是重视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针对平湖外企较多、内部情况各异、研发投入、技术成果发展并不平衡等现状,实行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量身定制“一企一策”帮扶服务,成熟一家培育一家。并加快对外资企业落实相关科技补助政策,提高外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努力把外资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市累计外资高企13家,占平湖市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的12.5%。
三是重视外资专利企业培育。大力推动外资企业专利申报和产业化,修订《平湖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政策引导进一步向发明、高质量专利倾斜,专利奖补标准和精准度大幅提高。同时通过多形式、多渠道为外资企业开展针对性专利服务,开展各类解读知识产权政策的宣传活动,并邀请日本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来平湖举办涉日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讲座,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分析与改进,辅助企业抓住核心与关联技术去申请专利,切实提高平湖市外资企业专利质量。截至目前,该市外资企业累计授权专利493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
三、借力载体,当好外企创新服务的“店小二”
一是借力创新平台。创建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沪产业园部分区块组成的先进装备智造高新技术园区,主要培育智能装备、生物技术(食品)和电子信息等三大主动力产业。同时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平台,围绕产业主攻方向,加快外资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推进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技园区合作建设一批创新载体。今年以来,开展省高新区年度评选企业入库工作,共入库企业530家,目前园区内共有外资企业35家。
二是借力研发机构。加快布局外资研发机构建设,把建立研发机构作为新引入外资企业的准入标准之一,严格执行。同时充分挖掘平湖市外资企业潜力,引导外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外资企业建成省、市级研发中心,龙头外资企业建设企业研究院,并引导外资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截至目前,该市拥有外资企业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各级外资企业研发中心29家。日本电产已决定在该市建设研发大楼,为在该市所属的13家电产企业提供行业齐全、综合配套的研发平台。德国威克诺森挖掘机项目也已明确在该市设立独立的研发部门。由瑞士森德集团投资的兰舍空气技术项目也明确在平湖市投资1亿元设立一个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新公司,打造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生产基地。
三是借力科技大市场。借助大市场平台,经常性开展各类科技服务活动,积极走访企业作上门辅导,就外资企业生产、研发情况进行多次专题调研,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开展科技政策培训、企业人才意识提升工程等培训,提升外资企业创新积极性。今年4月,大市场在科技集中服务月期间积极开展中介机构送服务入企业活动,参与中介机构41家次,先后组织入企服务活动8场、集中培训1场,走访服务企业53家,其中外资企业10家。何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