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企全球引才计划昨启动
本报讯 从“单枪匹马”到“抱团发展”浙江构建了市场化引才新模式。昨日,“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下的全球引才”论坛在杭州举行,会上正式启动“浙江名企全球引才计划”,并成立“浙江名企全球引才服务联盟”。
“浙江名企全球引才计划”是由吉利、阿里巴巴、物产中大、海亮、娃哈哈、海康威视、绿城等浙江千亿级企业发起的,是浙江著名企业抱团引才的一次全新创举,将在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对接国内外顶级人才机构、促进政府重视落实企业人才政策、帮助名企之间人才工作相互交流和赋能、帮助支持浙江其他企业拓展引才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和知名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最近的中兴事件,算是把大家打醒了。”与会的一位嘉宾表示,我们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有核心技术的创新。
核心技术的创新自然离不开人才。相关数据显示,浙江省人才资源总量接近1100万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62人、居全国第4位,其中创业人才和外专“千人计划”人才居全国首位。
亿康先达相关人士表示,在VUCA时代下,传统人才管理方法面临失效风险,而在全球化进程下,全球人才招募和跨文化管理成为挑战。在“引才”和“赢才”过程中本土企业的普遍面临着雇主品牌、职业发展等各类挑战。 赢才始于引才,成于组织和文化土壤,必须拓宽引才渠道,基于全局视角定义人才,做好以考察潜力与个性特征为核心的人才评估。而“赢才”的关键是创新,包括集体创新、创新文化和组织能力创新。
面对引才日趋复杂多变的挑战,企业如何开放创新、多管齐下去解决引才过程中的痛点?
物产中大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陈宽表示,在引才过程中,要处理好规范引才和创新引才、高端引才和专业人才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把优秀的高端人才引进来,而且要搭建一支规模宏大、专业能力比较强、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在引才的过程当中,还要处理好存量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增量人才的引荐之间的关系,不能“引荐了媳妇气走了儿子”,要很好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本报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