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个海外高科技项目来温寻求合作
本报讯 前天,2018中国·温州海外智力项目交流大会在温州市科技馆正式启动。来自美国等17个国家的72个海外项目来温寻求合作,26个项目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期合作双方将持续跟进洽谈进展。
据悉,去年3月,“海智计划”浙江(温州)工作基地经中国科协批准设立,为温州吸引和组织海外科技工作者为国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打开了新的“绿色通道”。此次对接会,正是借助该平台共征集到全球海智项目436项。
参加此次交流大会的创业项目分别来自于美、英、澳、法、日等17个国家,项目涉及人工智能、大健康、高端装备三大领域。交流大会现场,不少摊位展出的“黑科技”新颖实用,成为各意向企业争相咨询的对象。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材料科学博士侯平的项目展位里,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月英正在与他对接纳米材料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项目。王月英表示,她本人是研究马蹄笋这个农产品的,希望通过候平博士的技术,解决马蹄笋保鲜时间短的难题。“如果能成功运用上他这个技术,那我们这个马蹄笋可以卖到更远的地方,卖得更久一点。”根据美国罗格斯大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种保鲜技术,草莓及香蕉的储存期可以延长1~2倍不等。
作为中国进入欧洲航天局的专家之一,在英国的刘华兴博士带来了“北斗多系统芯片产业化”项目。芯片能够植入每个物件,不需要借助网络,就能定位,并且应用范围广阔,比如给地下管道每隔一米植入一块芯片,一旦管道发生爆管泄漏,技术人员很快就能找到破损位置,而无需大面积挖土动工。来自加拿大的王禹浪,带来的“康特卫普致病菌快速检测” 项目,快速检测仪器由芯片和高频微波组成,目前已在加拿大投入应用,用于检测啤酒、牛奶等液体食品,未来还可在医疗诊断方面实现应用。
温州市委人才办把项目落地生根作为此次交流大会重要任务,组织了温州市企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代表400余人开展对接。并于活动前日正式发布温州市人才新政《关于高水平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的40条意见》,对人才的个人奖励、配套资助和项目支持力度等大幅度提升。
本次活动还将在乐清市、瑞安市两地举行项目路演,直接对接企业。
通讯员 张小华 张晨 本报记者 徐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