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黎遇上温州!
中法艺术家楠溪江畔切磋画艺
![]() |
![]() |
![]() |
![]() |
![]() |
![]() |
![]() |
![]() |
![]() |
5月13日,为期15天的“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写生与展览”在温州石桅岩楠溪书院开笔。这是一次中国雅文化与西方烂漫艺术的碰撞,也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范畴中的中法文化高层交流。
本次“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写生与展览”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共邀请到雷米·艾融、安德烈·布布奈尔、让·达尼埃尔·布瓦尔、菲利普·德盖讷、阿尔伯特·哈吉嘎乃夫、皮埃尔·乐卡什、奥利维耶·德·马齐埃、娜塔莉·米耶尔、克雷芒汀娜·奥蒂耶、尹舒拉、祁恩进、蔡瑞蓉、张谷旻、陈航、李江峰、朱沙、李学峰、庄重、夏理斌、周建朋等20余位中法艺术家。
在温州近15天的展览、写生与交流活动中,他们将创作大量以温州人文自然景观为题材的作品,以此体现优美且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温州、自然温州。
寻求突破是中法艺术家的共同期待
温籍画家,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的周建朋是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在永嘉出生长大的他对这里山水的热爱无疑是融入到了骨子里。谈起举办这次活动的契机,他告诉金艺社小编,这次活动缘起于自己从事北京大学的一个课题“20世纪初欧洲的中国绘画收藏”,在研究的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法国艺术家之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便做了一次访谈,访谈过程中谈起了世界艺术格局和当今法国艺术家的困惑。
他表示,寻求突破是今天中国艺术家的期待,更是法国艺术家的期待。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中法两国艺术家们能够产生更多思想的火花,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能够在中国这片被青山绿水萦绕的土地上享受艺术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快乐,也用大家的画笔把最美的大自然展现给世界人民。
未来,周建朋团队还将邀请伦敦、纽约等“艺术之都”的艺术家到访温州进行写生交流,使得中外艺术交流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常态化。
写生作品将“远赴”巴黎进行展出
雷米·艾融在接受金艺社小编采访时表示,他几天前到达上日川,这几天的写生让他和他的团队收获良多,欣赏了具有特色的中国山水风景,团队中所有艺术家都非常喜欢这里的风景。他们将带着本真的心和对绘画抽象的强烈意识,在大自然中去描绘大自然。
此外,据雷米·艾融介绍,此行法国艺术家带来了不少自己精挑细选的画作并赠送给温州博物馆。而此次的写生作品也将于今年秋天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市政厅举办的“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作品展”中进行展出,将永嘉人文风光以艺术的形式传播到海内外。
楠溪书院:助力艺术走进乡村
此次活动的举办地楠溪书院也在开笔仪式上同时进行了揭牌。该书院是集美术馆、博物馆群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家写生基地为一体的综合建筑群落。周建朋在外求艺十余载,一直怀着回报家乡的热情,如今,他正努力将艺术创意植入农村,助推家乡的文化艺术事业建设。该基地的正式启用正是他助力艺术走进乡村的一次尝试。
“艺术已经非常自然地成了欧洲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而在中国却还没有,更何况是偏远的乡村。”他说,自己想通过对硬件的改造和软件的展览等活动把美带到乡村;借助艺术家的思维和方式把美带给乡村,带给乡村的孩子们;把国学、传统文化、茶艺、古琴、插花、诗歌、书法、绘画传授给他们,从而改变乡村下一代的文化面貌。
本次活动由温州市外侨办、温州市旅游局、温州市文广新局、温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永嘉县政府主办,由永嘉县委宣传部、永嘉文化局、雁荡山旅游管委会、楠溪江旅游管委会、鹿城旅游管委会协办,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国“一带一路”和“文化复兴”倡议,为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搭建新平台,增强中法艺术家在新时代的使命感。
本报记者 陈路漫 文 周琴 图
陈惊雷《韩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