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产经】

浙江理工大学千项成果百名专家进上虞

  “一个优势产业对接一所知名大学共建一个研究院。”5月23日,绍兴市上虞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朋越在“浙江理工大学千项成果、百名专家上虞对接活动”上表示,近年来,上虞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把科技和人才作为创新源和建设核心,提出了建设创新之区。“2017年,上虞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发明专利授权量等均列全省第一,同时,政府规划一江两岸,建设科创大走廊,创新体系加快与完善,产学研深入推进。”

  本次对接活动以“携手共进,创新发展,真诚合作,校企联姻”为主题,旨在为高校和企业的“联姻”架起桥梁,为上虞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现场,百名专家与100余家企业对接交流。

  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文华表示,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聚焦优势创新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地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地方高校获得支持的必然选择。

  对接会现场,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和新天龙集团共同投入建设的上虞印染行业共享实验室正式揭牌。同时进行了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与浙江金昊特种纤维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的6个科研项目签约仪式,双方采用共同投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为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针对上虞机械装备、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浙江理工大学机械、材纺两个学院的科研副院长系统介绍了机械工程和纺织工程方面的整体科研成果,随后7位教授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团队的科研成果,并与企业进行了技术咨询、洽谈及难题对接。在此基础上,分10余组赴企业进行了现场交流和合作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研究院充分利用浙江理工大学机械、纺织、信息等学科优势,针对上虞区机械、纺织等主导产业,引进教授研究生科研团队,采用“共同投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合作模式,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大平台,重点围绕风机与气动装备、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纺织化学与日用化学、现代染整等行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展研究,努力突破相关产业技术瓶颈、补强产业链短板、深化两化融合、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于2016年8月成立。研究院目前已引进教授、专家团队8个,拥有包括省千人计划、省151人才等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生和专职工程技术人员60余人组成的研究团队,成立了风机与气动装备、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纺织化学与日用化学、现代染整技术四个研究所,与上虞区新天龙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染整共享实验室;与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浙江双阳风机有限公司等开展了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合作。研究院下属的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众创空间2017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本报记者  王菁


科技金融时报 【产经】 00004 浙江理工大学千项成果百名专家进上虞 2018-05-25 2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