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发布
信息经济和旅游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本报讯 5月21日,浙江省工商局发布的《2017年浙江省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浙江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持续走强,四大模块指数全线上涨,总指数较2014年增长19.41%,比2016年增长7.50%。这是浙江继去年发布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成长指数以来,第二次发布综合反映全省小微企业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动态指数。
《报告》显示,四大模块指数中,综合贡献力指数表现最为突出,比上年上涨23.22个百分点;成长活跃度指数紧随其后,上涨21.98个百分点。信息经济和旅游业指数在2016年领跑全省八大重点产业的基础上,2017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33.60%、33.53%。全省各市指数均保持强劲的上升态势,与2016年相比,各市指数差距逐渐缩小。
浙江是小微企业大省,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对地区GDP和税收贡献、拉动就业等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2017年,全省在册小微企业数量达到168.3万家,比2016年净增25.4万家,比2014年增长58.8%。规模以上工业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6379.59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税金总额996亿元,同比增长9.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38.1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税金总额396.25亿元,同比增长10.3%。
在首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助力下,2015~2017年,浙江全省共引导完成“个转企”6.46万家,其中公司制企业5.76万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963家,新增上市公司194家,全省共有上市公司415家,其中中小板138家,创业板80家,浙江小微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上了新台阶。
此外,浙江各类小微企业发展平台建设,加快了小微企业入园步伐,推动空间布局、管理方式不断转型优化,为全省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报告》显示,2017年,全省新增各类面向小微企业的园区近500家,其中小微企业园154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41家,滨江互联网小镇等17个特色小镇创建高新技术特色小镇。
《报告》显示,2017年,全省各市指数均保持强劲的上升态势。与2016年相比,各市指数差距逐渐缩小。其中,杭州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指标,无论是企业规模、结构、效益还是成长速度以及新兴产业的扩展都是全省的领跑者。2017年,杭州指数增长了26.30%,综合贡献力和核心竞争力指数均为全省第一。金华指数排名连续两年全省第二。2017年指数达125.15点,仅比杭州指数低1.15个百分点,差距较小。成长活跃度指数表现抢眼,上涨36.20%,居于榜首。宁波指数跃升全省第三。指数上涨21.08%,从2016年的第九名上升至全省第三。
县(市、区)小微企业成长指数竞争激烈,余杭、滨江、义乌引领县(市、区)指数30强。余杭指数以129.24点的成绩,位居榜首。滨江和义乌指数分别以涨幅26.14%、25.17%,列第二、三位;北仑、鄞州、西湖、永康、诸暨、江干、宁海指数依次进入前十强。
当前,浙江正处于由小微企业“大省”向小微企业“强省”发展的转型期、由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已启动实施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2018~2020年),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省小微企业发展体制机制和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显著优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活力与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质量效益全面提升,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加大。
本报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