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要对症对待
立夏已经过了,汗津津的小伙伴们已经在分分钟湿透节奏上。
多汗症(Hyperhidrosis)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可分为两型:局限性多汗和泛发性多汗。
局限性多汗症是指身上某个部位出汗增多,常初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往往有家族史,有些人成年后自然减轻,有些人则是成年后明显。所以我们常常碰到全家好几个人都有手脚多汗的情况。
泛发性多汗症,则是指出现满身大汗的情况。诱发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疾病所致多汗,如甲亢、结核、血糖异常、高血压、高烧、垂体(指挥一些激素分泌的司令部) 功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受损伤、肿瘤等。二是功能性多汗,如过热、肥胖、辛辣刺激性饮食、女性更年期、情绪激动或焦虑、自身交感神经紊乱等。
对于局限性多汗,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单纯的味觉性多汗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饮料。也可外用具有收敛止汗、除臭功效的收敛性药物如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或2%~4%甲醛溶液等。腋窝多汗者可外用20%氯化铝的乙醇溶液,用药前应先将腋部擦干,每晚睡前外用。
此外,对于局限性多汗症,还可选择手术治疗,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止汗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部多汗症患者。
对于泛发性多汗,特别是疾病所致多汗,则应当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控制后,多汗可好转。
虽然多汗看起来不像大问题,却往往给人的社交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产生自卑的心理。找出原因,对症治疗,祝大家清清爽爽,快快乐乐每一天。殷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