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手足综合征有妙方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手足宁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0岁的魏先生去年6月诊断为肝细胞肝癌,在某三甲医院进行手术及介入治疗,术后于今年2月开始标准剂量口服索拉菲尼,每次400mg,一日两次。3天后患者出现双手背及足背部红斑、水泡,伴疼痛,但可忍受。服药至第5天,因双手及足跟疼痛剧烈,影响行走,魏先生的主治医师根据指南建议其停药。10天后水泡及疼痛缓解,减量50%后再次服用索拉菲尼,但第5天再次出现严重手足背部瘙痒及疼痛,不得不中断治疗。短短1个月时间,魏先生的甲胎蛋白由241上升至375,患者十分焦急,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无良方。
现代医学对于抗肿瘤药物引起的手足综合征并无良策。一旦其减量或者停药,治疗强度达不到,必将影响疗效,但药物所致的3级(最重度)毒副反应迫使魏先生不得不中断治疗,这让他十分焦虑。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舒琦瑾教授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在化疗及靶向药物导致的手足综合征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魏先生通过病友的介绍慕名前来,于3月20日至该院就诊,此时他已停服索拉菲尼5天,双手手背可见广泛皮损,部分结痂,触之疼痛,双足跟皮肤角化明显,伴脱皮,行走基本不受影响。舒琦瑾根据外治辨证,让魏先生使用手足宁方泡手,每天2次,同时让他继续服用索拉菲尼400mg 一天两次靶向治疗,近四周来魏先生在未减量的前提下,双手背部皮损范围较入院时明显缩小,疼痛减轻,脱皮情况好转,行走自如。
手足综合征(Hand Foot Syndromes),又称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综合征。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或分子靶向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化疗药中卡培他滨、脂质体阿霉素、吉西他滨等;靶向药物中舒尼替尼(索坦)、索拉菲尼(多吉美)、瑞戈非尼(拜万戈)、阿帕替尼(艾坦)等均可引起手足综合征。
在临床表现上,手足综合征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皮肤病变,手较足更易受累。手掌和足底皮肤瘙痒,手掌、指尖和足底充血;指/趾末端疼痛感,手/足皮肤红斑、紧张感,感觉迟钝、麻木,皮肤粗糙、皲裂;可有手指皮肤切指样皮肤破损,出现水泡、脱屑、脱皮、渗出,甚至溃烂,并可能继发感染。患者可因剧烈疼痛而无法行走,可导致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手足综合征具有自限性,但再次给药后会再次出现。
据了解,抗肿瘤药物所致的3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近20%,现代医学治疗手足综合征效果十分有限,对于3级手足综合征,指南推荐如下:第一次出现时,需停止治疗,直到恢复0~1级水平时,按原剂量的75%进行下一疗程治疗;第二次出现时,需停止治疗,直到恢复0~1级时,按原剂量的50%进行下一疗程治疗;若第三次出现,则需永久停止治疗。
舒琦瑾认为,手足综合征属于外科疮疡范畴,阴阳辨证中属于阳证,以清热解毒为基本治则。其团队运用手足宁方治疗3级手足综合征患者有效率在90%以上。手足宁方目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被受理。舒琦瑾表示,中医外治法有几千年历史,实践丰富,疗效确切,手足宁方同样具有传统外治中药安全、廉验、简便等特点。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