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0多个城市实现扫码乘公交
科技创新推进公共交通融合升级
除了路线不熟,拥挤、没座位、等车费时间……都是阻止你坐公交车的理由,而4月18日召开的“科技创新 低碳出行”2018公共交通出行峰会上则显示,这些阻挡你公交出行的理由正渐渐在消失,未来公交的“模样”是这样的:不仅能在手机上查车什么时候到站,还能看到即将到站的车是不是拥挤,甚至能为你的需求定制线路。
记者从峰会上了解到,2016年到2017年,国内已有50多个城市实现了支付宝扫码乘公交,完成了智慧交通的第一步。这背后,包括云计算、地图导航、办公协同等能力都将被整合起来服务公交地铁领域。
杭州公交率先接入了支付宝扫码乘车,成吨的硬币开始逐渐减少。以往,零钱约占公交票款金额的48%,公交公司需要专门聘请 200人的团队负责清点零钱。随着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使用,零钱使用率下降了20%以上,大大节省了公交公司的日常开支。
目前,除了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接入移动支付,很多中小城市的公交地铁也在接入。蚂蚁金服城市服务总经理刘晓捷表示,未来一年,这个范围将扩大到超过100个城市,除了大中型城市,很多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都将实现扫码乘公交。
“触网”只是一个起点。很多人都知道绿色出行的好处,但想到选择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可能意味着人挤人、更长的交通时间、更多的路程,大家就宁可自己开车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私家车?主要是因为私家车在效率和速度上的优势。我们畅想一下,在全面数据化的情况下,乘客、公交车的信息可以实时互通,其实人们可以像约网约车一样约公交车,只不过网约车是2~3个人拼车,公交车是20~30人拼车。显然,这种理想的‘定制公交’达到了效率和环保的统一。”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表示。
在杭州公交的调度大厅里,有一块名为“杭州公交大脑”的大屏,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布着公交线网、路况、动态客流甚至是每一辆车的行驶速度。“我们用了支付宝、芝麻信用、阿里云、高德、钉钉的很多技术,后面我们还想把口碑、淘宝天猫这些都用起来。”杭州市公共交通云科技有限公司(公交云)董事吴存钱介绍。
“对于不同乘车习惯的乘客,公交公司能不能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给不同的优惠?这些优惠,能不能成为公交地铁公司的‘广告位’,对外招商?” 在业界人士看来,整个生态体系的助力才是阿里所代表的互联网科技能力与出行行业产生真正“化学反应”的优势。
刘晓捷表示,除了基础的支付等服务,支付宝正在与生态合作伙伴、阿里系的其他兄弟公司一起探索“实时公交”“地铁WIFI”等增值服务。这个过程会帮助公共交通行业从“连接”到“融合”实现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升级。
本报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