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人物】

项铁富:铁锁“挂库门” 保护“生态肺”

  去年农历十二月廿九,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吴姓村民原以为要过年了,没有人会在深山老林的白水坑水库码头坐“冷板凳”。于是,他就带着六七位家人去原来的老家山区上坟祭祖,想不到车子刚好停在码头边,就被巡逻的库区护林员项铁富发现了,马上被劝放弃火种,保护山林安全,大家好过一个吉祥平安年。项铁富就这样在今年春节期间,牢记使命,认真履责,像一把“铁锁”牢牢地挂在水库码头,保护着库区这片5万多亩的绿林“生态肺”。

  近年来,江山市按照“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管护要求,护林队伍不断壮大,广大护林员“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尽责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江山市森林面积加速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生态持续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10名“浙江最美护林员”称号之一的项铁富,就是江山市护林员队伍中涌现岀来的优秀代表。

  今年47岁的项铁富是江山市廿八都镇周村村村民,该镇驻守白水坑护林点的护林员。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地,这里山脉横亘,绵延百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他自担任护林员至今已有15年,一直坚守山区林区库区护林第一线,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以抓基层、抓基础为工作重点,把宣传教育做到位,把火源管理做到位,把责任落实做到位,足迹踏遍了山山水水,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确保了偏远工作辖区的一方森林平安。

  须江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源头之一。项铁富所在的白水坑水库护林点地处仙霞岭山脉腹地,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尤其是水库移民后形成的白水坑库区是一个森林覆盖面广、地形复杂的深山林区,而他的工作辖区正处库区的核心地带。白水坑水库是须江的主要源头,是江山人的“大水缸”,必须确保一江清水出江山,让人民群众吃上甘甜水。

  但是,由于库区移民后,大部分老百姓的祖坟都没迁出来,致使护林防火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每到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上坟祭祖的人员很多,一到这些节期,给他的工作带来很大压力:这不管吧,库区地形复杂,一旦引发火灾救援困难,后果不堪设想;这管了吧,村民又不理解,都是乡里乡亲的,一个个都不好得罪。怎么办?项铁富和其他两位护林员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坚决管住。为此,他们头顶烈日,牢牢守住白水坑水库码头,只要看见有带违禁物品上船进水库的,一律劝阻不准带入林区,耐心说服祭祖人员自觉把香纸、蜡烛等“火种”放在码头集中焚烧,杜绝人员把违禁物品带上船进库区山林里。可是有的人不理解,时有发生被人家谩骂的现象。

  2013年清明节,有个老板带着火种要进库区山场给他妈妈上坟,项铁富在水库码头现场发现隐患后,本以为他是自己的亲戚,思想工作好做一些。但是,项铁富万万想不到在现场反复给他做工作,说明利害关系,他仍然不听劝阻,甚至口出狂言:“要是着火了,我赔得起。”在无奈之下,项铁富果断地跳上船,向大家宣讲带火种进林区的危害性,并在船上做其他群众工作,一起劝说这位老板。于是,在同船乡亲的耐心劝说下,项铁富终于把这位老板带去上坟的香烛等物品拿下,排除了火灾隐患。从此,有人说他是“水库码头上的一把‘铁锁’,库区绿色山林安全的保障”。正是由于项铁富和其他护林员的坚持,才使白水坑水库区近5年里没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有力地保护了这一个个自然界的“生态肺”。

  开始,项铁富的爱人也非常不理解。她说,我们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我家老项这牛脾气老是得罪人,还怎么跟人家打交道。后来想想,我渐渐理解了老项的做法,他代表的不是个人私利,他守护的是国家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须江的水都是从白水坑库区流出来的,如果生态遭受破坏,让下游百姓喝被被污染水源的水,你让我于心何忍?所以我理解他支持他关心他,让他一门心思做好护林员的工作。

  市林业局负责人说,项铁富长期坚守在基层护林一线,工作尽责,成绩突出,我们要以他的先进事迹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护森林宝贵资源,加快林业改革发展,为江山市“大花园”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祝日耀 曾春兴 巫寿福


科技金融时报 【人物】 00007 项铁富:铁锁“挂库门” 保护“生态肺” 2018-04-03 2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