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现场把脉玉环甲壳素产业
近日,应玉环市海洋与渔业局邀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潘浩波到玉环,为玉环甲壳素产业献计献策,规划该产业未来发展路子。
当天上午,潘浩波一行三人参观了台州市丰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以及浙江金壳药业有限公司两家当地企业的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当地生产企业就甲壳素产业升级改造,如何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请专家们多提建议和思路。
潘浩波表示,传统的生产低端原料产品,丰厚的利润让别人攫取的老路必须摒弃,企业要走高端路线,比如利用甲壳素做创伤止血剂、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等生物医药,用料少利润高,价钱不再是论吨计,而是以克卖,一克几十元,这才是高效益,要开发后续高端高附加值的甲壳素衍生产品,以高科技占领市场。
据悉,甲壳素是一种多糖类生物高分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天然活性产物,被誉为除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外的“人体第六生命要素”,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目前玉环市规模化甲壳素生产开发应用的企业有3家,拥有固定资产2亿多元,甲壳素衍生物生产能力4000吨,产销量约占国内该产业生产总量的30%,产品涉及氨基葡萄糖、壳聚糖、壳寡糖等六大系列30多个产品,其中国家级新产品1项,高新技术产品10多项。
倪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