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人物】

做丝绸画缋工艺最好的传承工匠

——记杭州天缘布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建明

  丝绸画缋工艺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有研究者撰文指出,画缋工艺出现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周朝时,官府在丝绸生产方面设立了“画”和“缋”,负责丝绸等纺织品的绘画、刺绣设计,而画缋这一工艺历经岁月变迁,也从最初的服饰装饰扩展到后世为画卷和屏风的艺术创作。

  丝绸画缋工艺曾一度面临失传危险,因“画衣”退出历史舞台,宫廷放弃了画缋工艺,很多掌握这一工艺的宫廷工匠流落民间自成一派,多为家族式传承,但流传至今,杭州市萧山区却有一家人承担起沿袭画缋这一悠久工艺的重担。日前,记者来到萧山,采访了画缋工艺传承人——杭州天缘布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建明,了解他们一家人传承画缋工艺的付出和收获。

  多年付出 技艺回归

  叶建明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的祖辈是掌握画缋这一工艺的民间工匠,家里还有一些祖辈传下来的制作资料和配方。叶建明从小就喜欢捣鼓这些别人看起来很“古董”的东西,他觉得凭着不同的配方可以出现千变万化的色彩,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长大后,他进了一家国营丝绸厂上班,从此正式与丝绸打交道,对丝绸和丝绸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领悟,打下了他日后成为丝绸画缋工艺传承人的良好基础。

  有时,危机会压垮人,但有时危机也会成为一些人的机会,而机会只会光顾有心人。叶建明在40岁时遭遇下岗,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一门心思开始钻研丝绸画缋工艺。很多人以为“画”丝绸很简单,却不知道丝绸画缋工艺有多道工序,细细数来,它包括了选绢、定型、皂煮、慕稿、刻板、勾勒、上色、贴金、装裱等一共70多道工序。制作一幅丝绸画缋作品,一个人需要花费少则半个月,多则几个月的时间,这是一项必须沉下心来才能完成的“任务”。

  历经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叶建明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丝绸画缋这一古老工艺,他说:“虽然看起来我们恢复了古老的丝绸画缋工艺,但要完全和古人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很难准确地再现古人的技法了。但是,我相信以前的人可以做的,我也可以,借助技术的进步,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在叶建明的作品陈列室里,记者看到了精美华贵、独具古风的丝绸画缋系列产品,它们有装饰画、服饰、箱包、丝巾等数百个品种。其中的一幅熊猫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和传统的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两面图案不同,但画图结构相似。经了解,这是叶建明独创的单面丝绸双面双色创作“绝技”。叶建明说,在单层的丝绸上创作双面绘制的画十分不容易,由于丝绸非常薄,如果掌握不好分寸,画面就会产生互相干扰现象,所以构图和绘画都要精准,一幅好作品一定要靠耐心加细心的“工匠精神”才能打造完成。

  近年来,叶建明的作品屡屡获奖,他也在去年4月获颁“浙江工匠”“杭州工匠”荣誉称号。

  独家秘方 万种配色

  那么多精美古朴的丝绸画缋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面对记者的提问,叶建明说,他的创作灵感既来自数千年独领风骚的中国古画,也来自中国千万年的陶瓷文化,他从古画和古陶瓷的画饰中观察体会构图和色彩的运用,然后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独家秘方”来完美诠释丝绸画缋工艺。

  在叶建明的工作台上,记者看到了数本厚厚的“大部头”,这就是叶建明创作丝绸画缋作品的“独家秘方”。打开这些“大部头”一看,里面每页都是长几厘米、高一二厘米的长方形丝绸色条,很多色条看似是一种基本颜色,但它们都有从淡到深的变化。这些色条是怎么来的?它们对创作丝绸画缋作品很重要吗?说到这个问题,叶建明打开了话匣子,满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叶建明介绍,千万别小看了这么多丝绸色条,它们是他和徒弟们花费了好几年时间一个配方一个配方慢慢“试”出来的。记者看到,每一个色条边上都标明有一串数字,这些看似没有规律的数字,没有参与过试验的人根本看不懂。但叶建明心中却明白每一个数字相应的意义,它们分别是原料、配比、制作方式的“秘方”,有了这些“秘方”可以轻易还原出所有色条的原色,丝绸画缋中最重要的色彩由此有了根本的保障。要创作一幅好作品,只要设计好图案和色彩,找到“大部头”中的相应色条一一还原就可以了。

  数年积累,叶建明说目前他们已经有了上万个色条,其中5000多个色条已经“数字化”,可以随时准确还原它们的色彩。其他的5000多个色条他们也在抓紧“数字化”。

  后继有人 传承创新

  G20杭州峰会举办前,叶建明和夫人王孝琴、女儿叶沣仪合作创作了一幅长卷《龙喜迎客》,这幅长卷丝绸画缋作品在2016年4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成功入围G20杭州峰会国礼遴选100强作品。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得知这一消息,纷纷上门采访叶建明一家人。叶建明和家人的丝绸画缋工艺及精美作品亮相众多媒体,引来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美。

  现在,叶建明一家人全部成了丝绸画缋工艺的“传承人”,他的夫人王孝琴本来是一名会计,久而久之,在叶建明的指导和帮带下爱上了这一古老工艺,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画工,虽然是后来学艺的,但心灵手巧的她很快成了行家里手。

  女儿叶沣仪为了传承家族的“独门绝技”,辞去了纺织研究院的工作,回到家中接过了“接力棒”。有着丰富专业知识的她很快就有了自己风格的好作品。她的作品《矜》获得2016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延续》荣获第七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蕴影》获“非遗薪传——浙江传统服饰精品展”优秀入选奖。

  叶沣仪的一个产品广告设计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大奖,在广州举办的颁奖会上,她穿着自己设计的、由丝绸画缋工艺创作的礼服惊艳亮相,让与会者由衷惊叹丝绸画缋传统工艺的精美。2017年9月,她和父亲一起入选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

  目前,丝绸画缋工艺已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叶建明和家人希望把这一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创新,不断发展,让海内外的更多人了解喜爱上丝绸画缋这一中国的传世绝艺,让这一传承数千年的中国古老工艺再现辉煌。

  图为叶建明和叶沣仪为俄罗斯客人演示丝绸画缋技艺。本报记者 锡小平


科技金融时报 【人物】 00007 做丝绸画缋工艺最好的传承工匠 2018-01-23 2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