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构筑“草莓+科技+创意+旅游+健康”的产业体系

建德草莓小镇将建院士工作站

  12月8日凌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陈树堂带着两位中青年科研人员,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建德市杨村桥镇,帮助这个“中国草莓之乡”依托高新技术、先进理念和雄厚资本进一步发展。

  8日上午,在杨村桥镇院士工作站可行性研讨会上,陈树堂表示,他和他带来的科研人员是来干事儿的,并且他感受到这里的政府部门也是干事儿的,引进的浙江阳田多年来整合了全球包括日本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充足的金融资本,更是干事儿的,院士工作站一定能干成事儿!

  具体怎么开始干?陈树堂告诉大家,院士工作站必须“两好两支持”:好的切入点、好的合作企业;当地各级政府的切实支持、中科院半导体所的人才和科研成果的有力支持。

  当日上午,研讨会之前,陈树堂带着两位中青年科研人员到建德市重点项目——草莓小镇实地考察,草莓小镇的核心区是浙江阳田与建德市政府共建的建德草莓研究院,这里紧挨着的正在建设中的高铁站是建德高铁入城门户,三条高铁铁路在这里汇聚,今后从北京乃至全国全世界各地来建德,更加便捷和舒适了。

  据介绍, 草莓小镇规划面积为3.33km2,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打造,将借杭黄高铁站建设和现代设施农业技术,以及“中国草莓之乡”独特的绿水青山风光和人文资源,构建“草莓+科技+创意+旅游+健康”的产业体系,将草莓小镇打造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长三角生态休闲度假小镇和创意农业主题公园。

  目前,建德全市共有100多个行政村2万余人从事草莓生产,去年本地加异地总产值达31.2亿元,形成了草莓种植、物资供应、鲜果营销、观光采摘等产业集群,但由于近些年来种植面积减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鲜果不利长途运输、销售价格持续疲软,要想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依靠外力,尤其是从中科院及杭州市萧山区、江干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发达区引进和共享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在这里建立集全世界顶尖技术和各项配套资源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典范,然后向全国全世界辐射。

  建德草莓研究院将彻底改变传统的草莓种植方式,不仅大大减轻工作强度,而且能避免病虫害的侵扰,还能大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浙江阳田将科学、可推广的高架无土栽培草莓种植新模式和新技术平移到建德,支持建德莓农开展新型草莓种植生产。新型高架无土栽培新技术的突出优势是让植物有很好的采光,能够有效控制植物根部的温湿度,给瓜果、蔬菜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能让草莓的生长期延长2个月,品质提高、产量翻番、土地面积节约一半。而这只是建德草莓研究院引进的众多先进技术中的一项。

  图为陈树堂一行在草莓小镇实地考察。

  本报记者  金乐平  文/摄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建德草莓小镇将建院士工作站 2017-12-12 2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