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创新】

推进椒江科技创新工作的研究探索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科学技术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开启椒江“科技新长征”,发挥科技创新在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创新驱动实现椒江裂变扩张、赶超发展,倾力打造台州新府城。

  一、椒江区科技工作现状

  椒江区连续7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多次荣获浙江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荣获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县、区)、浙江省科技强区、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等荣誉称号,各项指标和规上企业占比在台州市居领先地位。

  椒江区科技创业园区共有孵化面积6.44万平方米,是集科研、开发、信息、管理、培训及其他相关配套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及公共资源共享的特色创业孵化场所。2016年被认定为台州市首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7年被认定为台州市首家综合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此外,飞跃科创园、宝石科创园、星星产业园等一批民间孵化器也在蓬勃发展。椒江区落实“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等政策,改造利用旧厂房搭建电商创业园,创新打造公益性众创空间,为初创型小微企业提供最小成本创业模式。

  椒江区科技局助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推进军民融合科技项目,深入开展专利示范区建设,探索知识产权资本化运作,长期与浙江省内多所高校保持政产学研用合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台州(椒江)科技大市场,通过建设网络技术交易平台和实体市场,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

  二、椒江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2017年椒江区党代会提出椒江区要立足经济新方位,建设活力智造创新区,着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通过了《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关于科技新长征的决定》,积极开展科技工作,通过“产业创新提升、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创新要素保障、创新改革推进”五大行动计划,以创新驱动实现椒江裂变扩张、赶超发展,争当台州“科技新长征”的先锋军。

  (一)提升产业创新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重点面向医药大健康、缝制设备、汽车零配件、园艺机械、智能家居等主导行业实施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等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力争全区制造业骨干企业全部实现装备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营销网络化。推进“互联网+”融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研发设计、生产管控、供应链管理、市场服务等关键环节渗透融合;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智能家居等新兴产业发展,建成制造之都示范区、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智能马桶小镇;坚持绿色发展,培育绿色产业,把绿色发展贯穿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顺应汽车轻量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瞄准前沿领域,培育壮大聚乳酸、碳化硅、高端旋转溅射靶材等新材料行业。推进科技项目招商引资。紧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大健康产业、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加大浙商回归、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围绕椒江区特色优势产业和要素平台,以人才加项目形式,引进“国千、省千”高精尖人才和团队。紧盯杭州、宁波、上海、北京的科创园区创新成果,发挥驻外招商组的作用,实施精准科技招商。推动军民科技合作。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引进军队院所、大型军工集团在椒江设立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平台。鼓励本地企业与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军民科技协同研发,推进军民科技双向转化应用。

  (二)加强创新主体培育

  建立阶梯式企业培育机制。加快建设制造强区,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在创新引领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建立多种类型的企业数据库,完善省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的阶梯式培育机制;建立科技型企业股改上市培育库,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建设一批企业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快建立高新技术研究院、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推进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两个“全覆盖”,在医药大健康、智能缝制、智能家居、电子信息、机电等重点产业布局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

  建设“新兴产业集聚之城”。分行业搭建创新载体,建成“展示、交易、孵化、共享、服务”五位一体的科技创业服务综合体;规划建设一批“承接能力强大、产业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有序”的科创产业园区,推进科技型小微企业产业园建设。打造“科技孵化之城”。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推进飞跃、宝石科创园,星星、方远电商园等科技孵化器建设;鼓励企业将闲置存量房产、旧厂房、旧物业升级改造为科技孵化器。设立区级众创空间,逐步在孵化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社区以及职业技校等社会组织创办众创空间,为创客提供场地、设施、创业辅导和预孵化等专业服务,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众创平台。建造“创新研发之城”。招引“双一流”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外知名研究机构、世界500强企业;推进浙江省高校联盟发挥平台作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构建以高端人才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在杭州设立集产学研、人才、技术、教育、培训于一体的椒江科技创新联合体,打造一个椒江对外开放的窗口、创业创新的基地、产业对接的平台和项目孵化的摇篮。开启“活力智慧之城”。实行开展“一月一主题”行动计划:逢双月组织一场产业项目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项目精准对接、精准落地,推进椒江企业智能制造发展;逢单月组织创业创新大赛、沙龙、科技宣传等多种主题活动,开启椒江科技创新头脑风暴,集聚创业创新“金点子”,打造活力智慧之城。

  (四)强化创新要素保障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台州人才新政三十条》,围绕椒江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构建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财政引导性科技投入力度,设立椒江科技银行,推动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创新活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初创期到成长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支持,并完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奖励机制,吸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各类基金落户椒江。制定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在科技创新主体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团队创新创业、发展双创空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金融创新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外部新环境,促使全区上下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

  (五)创新改革推进计划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政府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体系。发挥台州(椒江)科技大市场功能,形成科技成果竞价拍卖等多种技术交易模式,引领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成果项目库和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动态发布符合产业升级方向、产业带动作用大的科技成果包。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质量诚信体系,探索知识产权资本化运作体系,建立集知识产权法律援助、维权、培训、交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增强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力量,加强科技系统“双随机”制度建设,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加强科技创业创新氛围营造。要“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努力把椒江区打造成交流广泛、活动集聚、资源丰富、成果众多、创业活跃的台州“双创”中心。

  台州市椒江区科技局局长 尹贵龙


科技金融时报 【创新】 00007 推进椒江科技创新工作的研究探索 2017-11-24 2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