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产经】

变CO2为宝 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

——访浙工大教授宋爽项目组

  探索新型光催化剂材料,将温室气体CO2(二氧化碳)转化为绿色可再生能源(如甲烷、甲醇、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爽和他的研究团队,多年来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申报并开展的“卤素协同掺杂的多维微结构TiO2可见光催化还原Cr(VI)”杰出青年项目于去年底结题通过验收,不久前又申报了2017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指数晶面暴露sp/d类金属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与CO2电催化还原机制研究”,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及人体健康意义重大。

  近日,记者走访了浙工大宋爽实验室。他说,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光催化方法也可实现CO2的转化,但极低的能量效率限制了该技术应用潜能的发挥。因此,以电能为媒介,将CO2作为一种巨大的潜在“碳源”,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碳氢化合物或其他燃料,既能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又有助于维持大气碳平衡并缓解温室效应。

  开发高效的催化剂是电化学还原CO2过程中的重大挑战,需要科研人员更加深入的研究。通常来说,有效的催化剂必须在较低的过电位下同时实现多电子和质子转移,并且保证CO2的还原产物具有高选择性。而采用高指数晶面暴露的金属电极是提高其还原行为的有效途径,具有较高的创新性。除此之外,电化学还原CO2的反应途径和催化机理存在争议,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宋爽告诉记者,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又是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耗大省,近年来能源供给形势趋紧,对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较大制约,浙江陆域资源匮乏,95%以上消耗的能源需从省外调入。通过电催化的方法,将CO2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有效节约能源,还对浙江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现实意义。

  图为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爽。

  本报记者 金乐平 通讯员 闻正顺 文/摄


科技金融时报 【产经】 00004 变CO2为宝 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 2017-11-24 2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