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为你解读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

  本报讯 9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首次描绘了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蓝图,在创新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程中,该如何破解当前技术转移体系建设面临的难题,发挥好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对此进行了解读。

  李萌表示,方案首次提出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概念,目的是要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转移体系,加强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的系统设计,形成体系化推进格局,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李萌说,方案特别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两步走”目标和“三方面”重点任务。

  “两步走”目标包括:第一步,到2020年,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技术市场初步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第二步,到2025年,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全面建成。

  着眼于构建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要从三个方面对国家技术转移体系进行系统布局:

  一是优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构建技术转移体系的“四梁八柱”。建设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国技术交易网络。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加强高校院所和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

  二是拓宽技术转移通道,放大技术转移体系的辐射和扩散功能。依托创新创业促进技术转移,深化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扩散,拓展国际技术转移空间。

  三是完善政策环境和支撑保障,保障体系高效运行。推动高校院所完善科研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健全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统筹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有关税收政策等。

  李萌指出,方案明确了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

  首先,立足发展全局,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成果转化能够真正成为释放经济新活力、惠及社会大众的“及时雨”,深入研究和解决制约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其次,瞄准薄弱环节,加快构建高效协同的技术转移体系。补齐技术转移链条上的短板,形成纵横联动的技术转移网络。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培育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各类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成果转化,支持科技成果跨区域、跨国界流动。

  再次,破除制度障碍,加快培育技术转移的良好生态。鼓励高校院所探索符合成果转化规律的职务成果所有权制度,完善容错试错机制,探索对科研人员的长效激励机制,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先进技术扩散应用的主体。本报综合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 2017-09-29 2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