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一“丝”情缘,只为纤维之美

“古纤道”走出差异化创新发展之路

  纤维作为原料类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常常会令消费者产生纤维产品单调刻板、毫无生机的错觉。其实在懂纤维的人眼中,纤维自有其美。

  浙江古纤道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做一“丝”情缘的纤维产品企业。如今,“古纤道”已是我国差异化纤维领域的知名品牌。从1991年创建到2015年挂牌新三板,“古纤道”潜心研发新产品,现已成长为中国民用差异化纤维领域的领航者。作为绍兴市柯桥区内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典范,“古纤道”在发展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柯桥区柯西工业园区的“古纤道”一探究竟。

  “我们的研发注重与市场对接。”公司董事长沈国光开门见山地介绍道。一根根看似简单的纤维丝线,在“古纤道”研发行家手里,竟每年开发出200~300种左右的新产品,有超细的、除污的、防褶折的、防静电的等等,其不同纤维产品,能用于不同的面料开发、服装设计中。

  “国内的化纤市场产能已经过剩,只有走差异化的路子企业才有出路。”沈国光说,“古纤道”实现了应用化新产品开发,并形成“试制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新产品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领先市场一步。

  雨后春笋般地开发新产品,也让“古纤道”总结出一些规律。据介绍,“古纤道”纤新产品开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市场或客户需求进行研发,即“自下而上立异”,“古纤道”多年来不断优化的产品品质及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下游客户想做新产品,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古纤道”;二是自身通过产品改性等途径进行开发,进而引导客户、引导市场,即“自上而下立异”。

  如今随着国际市场对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等社会责任的注重,“古纤道”的研发向再生差别化纤维挺进,抢占国际市场先机。

  当众多国内化纤企业还在拼命扩大产能,大规模生产同质化产品之时,“古纤道”开始走上差异化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先后成功开发了海岛复合丝、锦米字型复合超细长丝、竹节丝、乐丽丝、花蕾丝等超细及差异化涤纶长丝产品,并能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产品定制,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古纤道”的差异化纤维给下游的设计师开发面料、服装等成品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与想象。比如,“古纤道”研发的乐丽丝是在彩丽丝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品种,它不仅具有彩丽丝的黑白彩色特性,而且能使染色后的成品面料色彩更为自然柔和,产生天然的仿毛、仿麻效果。由其制成的面料在性能上保有涤纶本身的强度与韧性,在外观上可产生媲美毛呢的柔软光泽,也可打造麻类产品的文艺范。

  “古纤道”生产的差异化涤纶长丝为民用纺织品行业的重要原料,可以加工成内衣、运动裤、休闲装、手套、袜子等服装用品以及被套、窗帘、地毯等家居用纺织品。

  做“别人无我有,别人有我优”的产品,“古纤道”通过对生产现场管理、工艺创新、流程控制不断优化升级,始终掌握着行业国内外差异化纤维新技术、新工艺的产业化发展方向,确保公司差异化系列产品始终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超细、保水、柔软等特性的海岛复合丝,是“古纤道”自主研发的一款差别化纤维产品。因独特的特性,其一推向市场,便引领下游企业相继开发出仿麂皮、防护服面料、超细纤维毛巾餐巾过滤布等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还受到国内外高端面料服饰及特种工业材料企业的追捧。

  在海岛复合丝后道生产车间,是一派忙碌的生产场景。“下游企业对海岛复合丝产品需求依然很旺盛。”车间负责人说,10多年后的今天,“古纤道”海岛复合丝春光依旧。

  海岛复合丝旺盛的市场活力,仅是“古纤道”坚持走“差异化生产”所取得成绩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古纤道”先后成功开发了乐丽丝、彩丽丝、麻丽丝、竹节丝、佳丽丝等十大系列600多种差异化丝产品。其中佳丽丝是一种仿毛、仿麻的新款原料,其特性弥补了国内空白。随着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古纤道”获得了国家级“多重加工变形丝”应用推广一等奖。2016年,“古纤道”上缴税收3800余万元。

  本报记者 孙常云

  通讯员 王华良 王秋莉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一“丝”情缘,只为纤维之美 2017-07-28 2 2017年07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