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需标本兼治

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安全与治理论坛”在杭召开

  本报讯  随着经济社会与互联网的全面融合,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安全也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议题,如何为今后互联网健康发展构筑一道可靠的屏障?

  7月8日,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安全与治理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治理创新”,从公民个人信息到国家机密、从技术安全到内容安全,论坛嘉宾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分享了互联网安全屏障构建的思路和途径。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高速发展,公安部门及互联网相关行业也直面网络犯罪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网络诈骗盗窃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问题突出的情况。

  针对这一现象,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钟忠以“创新引领共筑网络社会平安”为题,提出了构建“云治理”模式首先要实现提升网络社会的整体风险防控能力的观点,并就如何依托大数据,及时预警和管控各种危害网络社会发展的风险隐患、激发网络社会的治理活力进行了演讲。同时,来自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全国网络安全协会等主管部门及新浪、腾讯、网易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专家,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中国安防协会副理事长顾建国就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化发表了意见。他认为,治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需要治标,更需要治本。相关部门在坚决打击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危害的违法犯罪行为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用法律和规范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他认为国家应该加快《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相关标准和相应的行政法规出台,重视个人信息安全的队伍建设和体系建设,还要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工作的监督检查,并且要继续严打侵害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本报记者 张巧琴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需标本兼治 2017-07-11 2 2017年07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