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健康】

十大因素容易导致深静脉淤堵

  人腿上的静脉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手上平常能看到的“青筋”,即是浅静脉,位于皮下组织。而深静脉是肉眼无法看见的,通常位于肌肉之间。还有连接深浅静脉的交通静脉。深浅两静脉系统协同作用,把组织利用后的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形象地说,两者就像人体的下水道,把“污水”送回到指定的地方——心脏。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的血流是从浅表到深部,从下至上。其中,深静脉起了主要的回流作用,浅静脉血流直接或者通过交通静脉汇入到深静脉。

  血液在深静脉内产生不正常凝结,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可以发生在全身静脉,多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非常复杂,著名的威尔肖三因素至今被广泛认为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因素,即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固状态。打个比方,一条河道的水流停滞或者河床不整,就容易产生淤积现象。

  哪些具体因素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呢?

  1.年龄:深静脉血栓可见于任何年龄者,但年龄越大,发病率也越高,通常将40岁以上患者视为高发人群。

  2.活动少:长期卧床、不动的患者因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减弱,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发病的风险。

  3.静脉血栓史: 如果有过静脉血栓,那么形成新血栓的概率就会增加。

  4.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能释放促进凝血的物质,所以恶性肿瘤患者有更高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恶性肿瘤还以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

  5.外科手术:涉及髋部、盆腔、膝部、脑部或脊柱的手术,可增加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6.创伤: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创伤导致的下肢骨折、脊髓损伤、静脉血管损伤等,易使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

  7.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 基因突变或缺乏抗凝物质的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些病人往往会反复发生深静脉血栓。

  8.妊娠或者产后: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最高峰,体内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1000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会加重高凝状态,有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发生。

  9.某些药物:如服用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促红细胞生成素、它莫西芬、沙利度胺等,可能诱发深静脉血栓。

  10.血液疾病:如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也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张 强


科技金融时报 【健康】 00008 十大因素容易导致深静脉淤堵 2017-07-07 2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