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共有22人先后获“中国诺贝尔奖”
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暨图片展在青山湖科技城举行
本报讯 6月16日,“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暨图片展在青山湖科技城举行。本次高峰论坛共有10余位何梁何利奖得主参会,其中7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坛围绕军民融合、提升制造水平等内容开展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和战略研讨。
浙江省科技厅副巡视员杨春民出席论坛,他表示,何梁何利基金一直关注浙江的科技创新,希望未来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浙江,同时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了解基金、用好基金,争取涌现出更多的获奖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春理工大学教授、兵器科学院双聘院士姜会林介绍说:“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回顾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史,有不少与民生相关的企业都是由军工企业转型而来,将来军民融合还将涉及更多领域。”姜会林研究的激光通讯领域,目前已经应用到了机场、监狱、地震救灾、反恐等多个领域,“浙江是科技创新大省,民营经济发达,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军工成果能够帮助浙江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同时也期盼有更多的浙江民企能够参与国防建设。”
据悉,何梁何利基金创办于1994年,由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梁銶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国伟博士之伟伦基金有限公司共同捐款在香港注册成立。该基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和最具权威性的社会公益性基金,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技基金组织之一,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共评选产生24届科学与技术奖得主1198人,其中64%的获奖者先后被评为国家两院院士。迄今为止,浙江省共有包括岑可法、苏纪兰、陈剑平、郑树森、李兰娟等22位科技工作者获得过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此次大会主题活动图片展浓缩了何梁何利基金23年的光辉历程,集中展示了部分获奖科学家的卓越风采以及各学科领域的重量级科研成果。
本报记者 孟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