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融试验区

互金专家共论供应链融资破冰利器

2017年供应链金融投资交流论坛现场座无虚席。

  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面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多年来,大多数中小企业一直受制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始深度布局供应链金融,满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那么,供应链金融会成为P2P行业发展的重点吗?在经历了股市大跌、信托拒绝兑付、P2P跑路之后,新中产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和渠道?

  6月17日,由君财金服联合知名互联网金融创业孵化器江南1535茶馆发起的2017年供应链金融投资交流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邀请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和机会,寻找适合中产阶级理财的投资渠道。

  用小成本去碰小概率成功事件

  “一个人的努力和勤奋只能保证你过上中上水平的生活,赚小钱是能力,赚大钱靠命,要靠你不断地碰、不断地折腾。”作为江南1535茶馆的主人,投资了300多个互联网金融创业项目的知名天使投资人“江南愤青”陈宇在现场保持着“语出惊人”的一贯作风。他建议当下希望拓展收入渠道的中产阶级“守正出奇”,在让主业提供稳定收入来源的同时,鼓励大家用最小的成本去“碰”各种小概率的意外事件。

  在2010年转型做投资人后的7年间,这位自称“创业失败转型做投资人典型”的“传统银行出走者”,在中国投资了300多家互联网公司,并在2010~2014年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收获了100倍以上的回报,投成了11家企业。

  在这位永远不按常理出牌的“江南愤青”看来,投资和创业不一样,创业要有始有终,投资看中的是能够成功退出。“创业要稳定,要赚到钱,投资无所谓,这只猪只要飞上过天,我能够把飞上天的猪卖掉,赚到从没有上天到上天之间的差价就可以了。”陈宇说,现在的他看得很开,愿意用小成本去投那些即便看上去非常不靠谱的项目。

  “我这两年把投资归纳为一句话,叫做‘不要管未来,再不靠谱的事儿只要成本低就去玩一玩’,这是我非常深刻的经验。”但陈宇同时也提醒投资者,冒险成本一定要小。

  此外,在陈宇看来,“现金为王”策略仍不失为短期的投资选择。 

  存货产品非供应链金融首选

  在陈宇眼中,所谓的供应链金融就是把生产经营链条上能够用来做贷款的点,拿出来做贷款。

  目前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有三个点是可以做融资的——“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可以撇开,因为一旦有固定资产,就会有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根据固定资产评估价做抵押贷款。所以,供应链金融要么用库存做融资,要么用应收账款做融资。而库存由于与资本金挂钩,且重资产的库存要求对商品有很高的处置能力,因而也非供应链金融的首选。

  作为投资人,陈宇表示更看好权益边界清晰、没有操作流程的公司,因为这是规模化的前提,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陈宇更看好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或成供应链金融未来

  君财金服CEO邵锟从10年前开始从事供应链金融相关的工作,他认为,2007年《物权法》的改变给了供应链金融中的应收账款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然而,在对应收账款的金融创新尝试中,邵锟发现在实践操作中有很多难点,“强势企业才能够欠钱,核心企业太强势了,我们没有办法和他们平等对话,无法得到保障,我们发现真正的风险不是我们想像中的核心企业兑付风险,而是操作过程当中的诈骗风险。”

  同时,绝大部分优势的应收账款都在行业龙头手中,因龙头企业更具规范性,大额应收账款所消耗的审批手续成本比小额的小。

  于是,邵锟将视线投到了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因为权利明确、结构标准、流通性强、刚性兑付等原因,成为了供应链融资中的破冰利器,或可打破理财投资的魔咒,同时实现高收益、高安全性。

  会上,君财金服还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向与会者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并邀请有多金服、用户代表等成立了投资监管委员会,共同监督君财金服规范运作,保证合规管理。

  本报记者 陈路漫


科技金融时报 金融试验区 00003 互金专家共论供应链融资破冰利器 2017-06-20 2 2017年06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