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金改: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
□本报记者 徐璐璐
据数据统计,2016年义乌贸易进出口额达到2202亿元,占到全国贸易进出口额的1.5%左右。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义乌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把握市场化改革的时代机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这其中离不开义乌金改发挥的重大作用。作为全国金融改革的先行区,经过3年不懈努力,以贸易金融为核心的义乌金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义新欧列车助力人民币“走出去”
伦敦时间1月18日下午1时,一辆来自中国的列车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从浙江义乌出发,缓缓地开进了东伦敦的Barking车站。这是义新欧列车中的又一条新路线,这列一共34节车厢的中欧班列(义乌-伦敦)从义乌西站始发,满载着68个标准集装箱的小商品,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从地下穿过英吉利海峡隧道,全程12451公里,历时18天到达伦敦。
驼铃声声传诵古今,舟楫相望通达四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今年中国主场外交的一大盛事,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和中国市场进行经贸合作。英国是义乌在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据统计,2016年1~10月,义乌对英国进出口贸易额达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
越跑越频繁的义新欧列车,不仅全力助推浙江商品“走出去”,也全力助力人民币“走出去”。据义乌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义新欧列车,从金改角度来说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义乌辖内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设立贸易金融部,对接开展市场采购贸易、人民币境内外融资发债、跨境收付等业务。中国银行义乌分行为企业提供投资、并购、避险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成功为一家外贸企业实现ODI(对外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
此外,在建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方面,“义新欧”天盟实业也与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中信保联合稠州商业银行及尼日利亚万通银行,共同为义乌市外贸龙头企业商翔集团创新提供海外仓项目保险及融资方案;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稳步复制,自2015年底由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批复启用以来,已累计交易8000余万元。
丝路金融小镇布局不断提速
去年10月28日,浙江稠州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在义乌正式开业,这是浙江省银监局批复的第一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据悉,稠州金融租赁公司将重点发展小微企业生产设备租赁、实体小商品市场建设配套设施、物流仓储运输车辆和设备、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配套租赁等业务,通过“融物”的形式来补充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稠州金融租赁公司的设立符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措施’的会议精神和‘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配套金融改革要求,旨在更好地支持、服务小微企业,推进义乌以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稠州金融租赁公司筹建负责人郑笔锋表示。
义乌市金融办改革发展科主任张鸿告诉记者,义乌正在不断完善地方金融牌照和地方金融租赁体系,浙江丝路金融小镇机构布局不断提速,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3家,稠州金融租赁、国信证券、浙江凯银金融等金融投资机构相继入驻,资产管理规模超200亿元,累计完成有效投资55.4亿元,实现税收3.9亿元。
贸易结算便利化持续深入
去年是义乌金融专项改革第一个“三年计划”的收官之年。据统计,自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以来,去年义乌累计实现业务量267亿元。
随着个人贸易外汇结算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两大金改红利深入推进,2016年全市离岸业务结算量达234.7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9.4%。张鸿介绍说,义乌金改始终在不断深化贸易金融结算便利化,积极探索跨境电商结算创新。
基于义乌市场商品杂、交易频、赊销多等贸易特点,涌现了“国贸通”“义乌通”“金士敦”等一批省级重点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其中,“国贸通”已为15326户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4.6亿元,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03%;世界500强企业物产中大下属的“义乌通”,立足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全年累计出口达23.4亿美元,居全市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首位,全省外贸出口第二位。另外,深圳怡亚通供应链公司联合南京鼎利集团和陆港集团,在义乌整合成立集采购、仓储、物流、融资为一体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与此同时,义乌还在推进全国首批社会信用示范城市建设。
“义乌金改已进入深水区,下一步我们将对照金融专项改革方案找短板,重点谋划梳理有效解决外贸结算、提供贸易金融创新、有力服务于义乌实体经济的重点改革事项。”义乌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说。